圣城
朱再平( 路边)
世界上有三大圣城,成为圣城几乎都与宗教有关。譬如耶路撒冷,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视其为发源地。再如麦加,伊斯兰教称其为第一圣地。
华历9月,我游览了曲阜。曲阜是三大圣城之一,但在这里,我没有感到宗教的狂热,天地间弥漫的是文化,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踏步曲阜老城,青砖碧瓦,庄严肃穆,一种穿越感会从你心底不自觉地升起。从这里穿越2500多年,我们会看到一位名叫孔子的圣人。当然,圣人的称号是后人加的,但他是当时全世界最博学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是事实,圣城便因他而有。
早期曲阜是东夷集团的中心。东夷首领蚩尤在带领集团顺黄河向西发展途中,遇到了黄帝的炎黄集团。炎黄大约是从华元伊始向东发展的,约华元400年,两强终于相遇而战。战的结果是两大集团合为北方集团。华元900多年,北方集团在南下途中,又在长江北岸遭遇了苗蛮集团。舜禹一战放欢兜,终于完成了华夏大融合而成立夏朝。夏商周各有一段和平期,也各有一段战乱期,孔子时代又战事频繁生灵涂炭。孔子认为主要是礼坏了,即上下都没有了政治秩序观念。
孔子生长于曲阜,其时的东夷信仰早已融合于华夏,华夏的唯一的宗教主是盘古。同时,由于华夏来源于三大集团互相包容,除宗教主外,华夏还保留了多神崇拜习俗,所以曲阜不可能另外再产生一个至尊神甚至排他性的神来。盘古是创世神而不是人,没有留下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作教义。社会出现了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于是列国纷争时代便出现了许多思想流派。
孔子便因其思想而创立了儒学,并且亲授弟子三千。儒学是影响中国乃至人类东方历史最大的学说,所以曲阜注定是文化圣城。孔子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十大名人,而且是第一。其后依次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和康德。2500多年来,圣城没有发生过圣战,整个华夏也没有发生过圣战。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齐景公问政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认为,政治的基础是三纲,即君要像君,臣才能服从你的领导。父要像父,子才能孝顺你。夫要像夫,妻才能敬奉你并相夫教子守家。如果君勤政官爱民、父慈幼夫爱妻,则臣民子妻自然会见样学样,社会便能上下相得阴阳和谐。孔子时代的问题就出在三纲不正。
孔子生于华元2449年8月27日(西元前551年9月28日),祖上是殷商王室后裔。西周初年,周廷许建宋国祀商,微子、微仲兄弟先后为宋国第一第二位君主,孔子是微仲十五世孙。孔子高祖木金父,为避宫廷杀身之祸逃到鲁国。相传孔子父亲叔梁纥66岁时,因女多无子,与15岁的颜征在野合而生下孔子,颜征在极度贫困地抚养了孔子。孔子17岁,母亲死,这才从邻居口中得知生父是谁,而叔梁纥14年前就死了。
孔子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根深的家族背景和底层社会艰辛的成长经历,成就了他的济世思想。孔子年轻时做过仓库和牧场管理员,51岁出任小城长官,因政绩显著连续升迁,56岁做到鲁国代理宰相。出相三个月,鲁国社会秩序和经济实力明显好转,这是孔子以三纲理论,当好民众模范官的实践。但权贵们不满意了,孔子终于遭到排挤出局。其后孔子周游列国十余年,回国后主要从事授徒传学。
孔子以来,中国政治有治有乱。大凡乱,必是君不君臣不臣,江山染血,人民遭殃。孙中山辈建立民国,希望引进先进的西方制度,确立民主,多党互制,使不君之君不能居于君位,不官之官不能居于官位,但孙中山辈的革命没有成功。顺便说一句,中国的专制和奴从思想,不是传统主流思想,而是元蒙满清屠杀过半人口,摧毁华夏文明,实行奴化统治的结果,至今毒害未消。20世纪发生过几次批孔,说孔子的三纲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于是儒家精华便成了封建糟粕而遭抛弃。民主不成,三纲又乱,有人说,20世纪注定是中国人民遭难的世纪。
圣城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即孔府、孔庙和孔林。孔府占地16公顷,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孔庙占地327公顷,包括殿阁坛堂坊,气势雄伟,如一座小型皇宫。孔林实际是孔陵,占地达两百万公顷,是世界面积最大历史最久的家族墓地。公元1994年,三孔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山东曲阜圣城游,游的是文化,游客来自东方、西方和世界各地,肤色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每个人的感悟,也自然不同。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出版著作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音韵集《现代汉语通用韵纂》。主编本有《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