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洩湖名称来历
我知道洩湖这个名称,始于初中毕业。我的一些同学上了洩湖中学。后来我在蓝田工作,翟雪梅老师曾给我介绍了洩湖中学的一位姓陈的老师,我去拜访过一次,于是知道了它的位置。但对于写法和读音,却从未上心。
近来对县川的历史感了兴趣。在研究了华胥名称的由来后,便又盯上了"洩湖"。据当地人说,这个名称来源有三种说法,唐李筌遇骊山老母咽瓠说,莫壶关湖水泄洩湖说,王老汉遇神壶说。
第二种和第三种说法,明显属于民间传说,不可信。而第一种说法,于史有据,虽然带有传说成分,但明显可信得多。
李筌之说来自宋敏求《长安志》:李荃是唐代学者,通阴解阳,皇帝令其解读一“天书”,筌久读不解。一日,一龙钟老妪来访荃家,传《黄帝阴符经》与他。荃听之茅塞顿开,得知老妪原是骊山老母,筌汲吮了圣经,解读了天书。老母讲经口渴,赐瓢李筌于泉中取水,返回时老母不知去向,筌持瓢咽泣,后将此泉称之为“咽瓠泉”,以后写作“洩湖”。
那么,咽瓠一词又是如何转化为“洩湖"一词呢?
查词典,洩同泄,亦读"xie",但当地人读"ye"。为何如此,我有些疑惑,于是请教田宏刚老师。
宏刚老师是鹿原上人,白村小学任教,他藏书很多,满满几大架。我和亚贵兄参观过,不禁有汗牛充栋之叹。他读的书多,我想他应该知道。
宏刚老师回复说,这和贾平凹(ao)读成贾平娃道理几乎一样。
我还是有些不解。
凹方言在陕西方言就读wa,词典里也注明了,说明这是个显著现象。洩,字典里只有xie音,就没有ye音一说。这说明ye音读者很少,不属典型方言,所以字典没有收录这个音项。事实上,在我听当地人说洩音ye前,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读音。
并且,洩湖的洩,明显不是泄的意思,而是用桶曳水之意。咽瓠泉当地人叫老潭。谭者,深水池也。取水时按桶于水中,满而拖上,正合曳意。
现老潭遗存
所以洩湖的洩,本从曳而来,因所曳对象是水,于是便写作洩。又因咽原音ye,便将洩仍读作ye。
这明显是后人忘了咽瓠原典,只知其读音,于是误写误读所致。因此,只有当地人将洩读ye,而难入字典。
我们电脑键盘以ye音打洩打不出洩,只有以xie音方能寻得,原因正在于此。
有人提议将洩改泄。这是不适当的。地名应具有稳定性。改名成本和后遗影响很大,还是将错就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