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4日,哈尔滨市聋人协会携手社会多方力量,为160名聋人朋友带来了一场特殊的观影体验。在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16名手语志愿者的全程协助下,公益影片《不说话的爱》在泊林影城以无障碍形式温情展映,通过光影艺术为聋人群体传递法治观念与社会关怀。
手语 bridging 无声的银幕
影片讲述了一位聋人父亲因沟通障碍陷入诈骗陷阱的曲折经历,真实呈现了聋人群体的生存困境。为保障观影效果,手语志愿者化身“声音的桥梁”,将台词、情绪乃至背景音效转化为精准的手语表达。观众们时而紧锁眉头跟随主角遭遇骗局,时而眼含泪光感受父女亲情,全程沉浸于这场“无声的对话”中。“这是我第一次完全看懂电影里的每一个细节”,一位观众用手语激动地表示。

法治课堂融入艺术赏析
放映结束后,哈尔滨市聋协主席赵颖结合剧情开展防诈普法讲座,通过案例分析演示如何识别网络骗局、保留证据链条。现场观众自发组成讨论小组,用手语激烈辩论“如果是我会怎么做”,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实用生活技能。慈益公益志愿者还分发了图文版《聋人防骗指南》,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效果。
多元共筑融合社会
此次活动,创新性地将文化供给、法治教育与社群互助相结合。影城特别设置震动座椅传递音效节奏,公益组织提供交通接送服务,高校志愿者后续将开展“手语普法微课”延续活动影响。“我们不仅要打破沟通的墙,更要拆掉心里的墙。”哈尔滨市聋协负责人透露,未来将推出聋人法治情景剧、手语法律咨询日等系列项目,持续构建全社会的包容性支持网络。
这场特殊的观影活动证明,当艺术遇见公益,当法律拥抱手语,即使最寂静的世界也能奏响共鸣的乐章。哈尔滨市正用实际行动诠释: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是设施改造,更是心灵相通的社会工程。
作者︱梁久红(小作家网.中国 法人/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