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藤花开
文/李凡

小序
转眼清明已至,公公已去世六年。在城里我的露台小花房,被重新种植的紫藤已初俱伞用,为其底下生长的绣球和茶树等绿植挡风遮阳……今天读到六年前的文字,没想到变为祭文,不仅热泪盈眶……
(一)
在老家的院落,南北玉米架最北侧的水泥桩旁有一株紫藤,主根已有小胳膊粗细,在主根部又迸发出几根拇指粗的旁根,紧紧缠绕着主根,如母抱子相拥,生机勃勃!
玉米架的主梁为一根直经约10厘米,非常厚实的铁管。先生三年前就在厨房顶端的水泥围栏与主梁间架起五六根铁丝。紫藤茎蔓蜿延屈曲,向南已穿过四条铁丝,将平房的水泥花栏已缠绕得密不透风,真像是一座天然凉棚。
紫藤四月中下旬至五月初开花,那串串花序悬挂于绿叶藤蔓之间,长长的紫色花穗在翠羽般的绿叶衬托下迎风摇曳,相映成趣。搬椅坐在花棚之下,仰头看着满棚的紫花繁星,顿觉凉爽惬意!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美景已不复存在,一切成为过去式。
(二)
就在两天前,我们回老家一趟。没想到小院的几棵树,在婆婆的指挥下,让大姐夫斩杀已尽。碗口粗的杏树被伐,杮子树向庭院中延伸主杆被锯,可爱的紫藤也难逃厄运,从最底端把母子根全被锯断,残枝枯茎耷拉着,在风中瑟瑟发抖。看到这种景象,我的心在撕裂,在发抖……啊,我心爱的紫藤,我美丽的凉棚!
我问婆婆为何砍树,婆婆说,杏树不结果,柿树上结的柿子没人采摘。我先生问为什么要砍紫藤呢? 婆婆说它会拽断栏杆,太危险,先生无语,但仍脸怀暖色。他还劝我说,别责怪妈,既然已锯掉就算了,多说也无用。这点我当然知道,但要做到倾刻释怀,做出高兴的样子,我怎么也办不到。不过心里暗自为先生高兴。人到中年,至亲至爱,都已醒悟,孝敬父母,体谅包容父母,体恤家人,关心子女最为重要。像锯树之事,若在前些年先生肯定会非常生气并怨责母亲,而今他不仅不责怪母亲,还能耐心地给我做工作,这让我特别高兴。我想没有任何事比夫妻间看待问题的观点一致,且不断地成长进步让人欣喜了。
(三)
我很早就设想,如果在紫藤树下的玉米架上绑上个秋千,下边铺上细沙或种植草萍。那么大姐大哥的孙孙们来了,让他们荡荡秋千,或在紫藤树下嬉戏,而我自己坐在竹椅上,看着孙儿们玩耍,欣赏着串串紫藤花序,白狗和白猫卧在脚下,那是多么快乐的事啊!这就是种下紫藤的最初梦想。
紫藤怀着我的梦想,从一株幼苗长成粗壮的老藤。它陪伴和见证着公公和婆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四)
紫藤落户老家庭院六年啦!六年前它还是一抹幼苗时公公还很健康,不像现在呆呆傻傻的。经常在我笑语询问下,讲他凄惨穷苦的过去。
公公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生父病逝早,穷极难过,其母之后又再嫁,因此异姓姐妹兄弟共九人,在旧社会住草棚吃糠菜的日子里,其中两个亲弟弟为换两斗麦子而送给他人。可想而知,当时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困苦生活,有多伤心可怜!
(五)
公公的少年时期恰逢全国大解放,他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第一,村子曾来过土匪,有过枪响,见过死人,但无战事。土匪有可能从渭河北过来,至于属何帮派,不得而知;第二,村子四周曾有几人宽,两丈深的城壕。城壕里水深鱼美,少年最乐之事莫过于夏天游泳捉鱼。听着公公的进述,小紫藤幼嫩的枝叶在微风中点头,仿佛在说“我不懂,但在认真听”。
紫藤长得很快,第二年时已有两米多高。长势极好,繁叶郁郁葱葱,顺着藤蔓已攀爬到公婆卧室窗外。成了窥视,窃听两位老人生活的侦探。有关公公婆婆趣事逸闻,勤劳品德,全都写在叶上,长在蔓里!
(六)
平时,我总喜欢坐在紫藤树下,向公公婆婆追问过去之事,可惜随着紫藤长大,开花。公公越来越老,记忆力越来越差,能回忆起的往事越来越少。现今若问起,在公公模糊的记忆中,虽有形迹,但说不出口,问多了便不耐烦,直接了当一句,“我知不道”。问之孙辈或同辈人名字,有时也是如此。
其实公公在户族同辈中是老大,他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辞,但本性善良耿直,在庄稼行里是一把好手。听婆婆说,公公曾当过生产队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生活最艰难之计,村里偷菜藏食之事常有,但看守队里菜地的公公,任凭孩子们寡肠饿肚,一根萝卜也从没往家里拿过。公公年老后嗜酒好赌,且醉且输。直至四年前身体不适,头脑实在迟钝才离开了麻将桌。
(七)
婆婆今年七十七岁,为人纳言聪慧,勤俭持家,早年与公公一起种菜,卖菜,养鸡。若与哥姐们谈起婆婆,他们都感慨道:如果没有当时任劳任怨、坚韧乐观的婆婆,全家生计真难以维持,姊妹们也将无法长大成人!
紫藤长到第三年,串串紫花,吊悬叶间,如紫晶碎钻,在阳光照耀下曜曜生辉。此时紫藤已遮盖了一半院落,剩余部分,我先生买来防晒网遮阳。这年大姐外孙女来家,高兴地在紫藤架下玩耍,蹒跚学步。看到孙辈们逐渐长大,公婆重孙绕膝,自己也荣升为奶奶级别,不禁惊叹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
冬日里紫藤枝叶全枯,虽无春夏之勃勃生机,却也以自己瘦劲的身躯在严寒中挺立,艰守着记录任务。这年岁末,我为婆婆买来Mp4,类似ipad,能听能看,婆婆非常开心,连连说她是村里第二个人拥有新武器的人。现在的婆婆越来越达观,已被邻里光荣地奉为村里的"娃娃头"。虽也住过几次医院,但精神依然焕发,白日里紫藤架下与众人闲聊、绣鞋垫,夜间多人围座紫藤架下学秦腔。虽然婆婆嗓音并不大好听,但她记性好,学得快。这点甚至比过很多年轻人。我想这完全得益于婆婆少年时期上过几年学的缘故,好像也不完全是。总之认真好学积极向上的婆婆很受大家欢迎,常有邻居来坐。家里人多时,公公格外欢喜,隔壁邻婶经常逗他,和他开玩笑,公公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地答辩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八)
紫藤长到第四年时,半间凉棚已备。人间四月天,正值紫藤开花时,大哥外孙儿出生。公公婆婆再添重孙,分外高兴。虽有弄章逗瓦之心,但已力不从心。我们家大人多,每每逢年过节,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亨天伦之乐,常令外人羡慕不已。
紫藤长到第五年,春季紫花串玉,绰约风姿!夏季蔓繁叶茂,凉棚满院,遮风挡雨。秋季华丽半黄,另是一派风光。冬季雪棚半露,紫藤含笑听雪。
其实第五年也就是去年,紫藤枝繁叶茂,绿荫遮天,公公常在院里转悠,紫藤架下层层叠叠布满了公公的足迹,公公大约每隔十多分钟,穿梭于庭前、厕所、卧室、大门口。来来回回,反复独走。由于公公记性差,忘这忘那,婆婆经常提醒公公:把袜子穿上,将鞋穿好,钮扣扣好,拉链弄好等等。但婆婆的这些提醒,公公听后就会闹情绪发脾气,还会遭一顿责骂。公公安静不了,整天在庭堂穿梭。家里人多时,方可好些。所以每每周末我们尽可能回老家陪陪老人,一起吃吃饭,说说话,帮老人打扫卫生。而我的先生还有一项任务,则是为公公剃头修须。每当这时,系着围裙的公公就像一个孩子,脸上挂着痴痴地笑。
每次回老家,全家分工协作,其乐融融。望我们所做,在紫藤见证下,使孝字当头、勤劳诚信、踏实做事的家风,代代相传。
(九)
看今天,也就是紫藤入院第六年,婆婆没征求过我的意见,将要开花之际的紫藤锯掉,我的心有过阵阵撕裂之感,隐隐作痛,仿佛闻到树脂苦涩气息弥漫,仿佛看见串串紫花风中垂泪,我深深为其婉惜。回城之后,因怕婆婆因此事懊悔为难,赶紧追打电话,笑语问候。花木已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禁心想:紫藤呀紫藤谁让婆婆居安思危啦,谁让你让婆婆担心荒恐啦!
倘若仔细想想,锯紫藤和果树也并非坏事,柿树主枝被踞,旁边的小桂树可重见天日。杏树被伐,旁边的小银杏和小玉兰树能喜享阳光。紫藤被锯,给旁边的核桃树腾出了较大的空间,还能多结核桃。唯有夏日的小院没了遮阳的凉棚,需重买防晒布,来遮火辣辣地太阳,使厨房变得凉爽些。
其实,草木世界,全靠人之顿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如若真正期望紫藤新生,明年春天从根部重新迸发的新枝,保护起来仍然能够再造凉棚,并陪伴公婆,坚守视听!
尾声
想到这儿,我仿佛已经看到紫色碎玉般的花托和紫铃般的花串,在枝蔓叶丛中摇曳、绽放!
我期盼着:它年紫藤蓬勃奋发,一院葱绿……
它年紫藤花开,带着公公“我在村头护城河里摸过鱼”这句话,满院飘香……
2018年4月18日草,2025年4月7日修改。

作者近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