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三川情
作者 真 真
主播 一 萍
在我的心灵深处,藏着一片独一无二的土地,它如同一块磁铁,牢牢吸附着我的灵魂,无论走多远,都能感受到那份深沉的牵引——那便是故乡。故乡,这个简单而又厚重的词汇,承载着无数游子的思念与眷恋,成为人类情感中永恒的旋律。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那份对故乡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带着无尽的回忆与感慨,让人沉醉其中,故乡的悠悠炊烟仿佛就飘荡在眼前。
三川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还是我的情感寄托,一个灵魂的归宿。三川地处永胜县城西北,东与永北镇相邻,南与程海镇接壤,西与顺州乡、大安彝族纳西族乡毗邻,北与光华傈僳族彝族乡相连。被誉为滇西的粮仓,以其阡陌交错的良田和错落有致的村寨而闻名。境内因有盟川、汇川、济川,又称桥头河、板山河、清水河,所以得名“三川”,也形成了独特的“三川坝”景观。这片我魂牵梦绕的土地上,每一次提及,都能触动心底那份柔软。今天,当我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涌动的情感如同决堤的洪水,无法抑制。
老家童湾村位于三川的东南山脚下,这个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小村落,用它独有的方式,缓缓展开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迎接每一位归人。昔日的村间泥土路,如今已变成宽敞的水泥路,走在上面,每一步都踏着记忆的回响,那些曾经熟悉的场景,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一幕幕闪过。村边的五百年古榕树,见证了无数代人的成长与变迁,枝叶间似乎还残留着儿时的欢声笑语。
坐落于村落东隅的石麟居,昔日是我们兴文小学的雅号,一处沉淀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圣地。其建筑风格古朴独特,一砖一瓦都仿佛承载着往昔的悠悠岁月,无声地讲述着那些被风尘遗忘的古老传说。四周古木葱茏,枝繁叶茂,它们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及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石麟居曾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他们之中,既有清华大学毕业的饱学之士,亦不乏毕业于全国各大著名学府,而后在省市级重要岗位上发光发热的贤达之士。 土林位于童湾村南面,这片大自然的杰作,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它的雄浑与壮美,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月亮田由无数块半圆形的良田连接而成,这个形象而充满诗意的名字,更是让人心生向往。四季轮回中,在蓝天白云下,田间错综的农作物,葱郁的绿意,美得让人心醉。
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故乡的田园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阳光洒落,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三川的春景,更是如同一首用花朵合成的歌,芬芳鲜艳,让人陶醉其中。缓缓流淌的小溪,如同灵动的音符,谱写着故乡的田园之歌。而家的处所,兴文童湾,更是一缕缕炊烟飘成的画,轻轻袅袅,轻柔婀娜,让人心生向往。
春耕的田野里,勤劳朴实的农人们正忙着播种希望。他们和着春的节拍,惜春如金,不辍劳作。他们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春天种下希望,秋天才能收获累累硕果。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想起了已故的双亲。父亲那慈祥的笑容,母亲那勤劳的背影,如同昨日般清晰。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用爱滋养着这个家。如今,虽然他们已化作星辰,但那份爱与教诲,却如同这片土地一样,永远滋养着我的心田。
这次回乡,我有幸与一群志同道合的诗友同行。叔叔家的热情招待,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围坐一堂,谈诗论道,笑声与话语交织,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我们谈论着诗歌与远方,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与感悟。晚餐时分,一场不期而至的春雨悄然而至。雨丝轻柔,如酥如雾,给这温馨的氛围增添了几分诗意。我们举杯共祝,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愿亲朋好友身体健康,幸福常伴;更期盼诗友们能够文思泉涌,佳作频出,用诗歌记录生活的美好与感动。
夜幕降临,雨声渐歇。望着被雨水洗涤得更加明亮的星空,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宁静。三川,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无论我走到哪里,它都是我永远的牵挂与归宿。此刻,我仿佛再次聆听到那魂牵梦绕的乡音,深深呼吸间,那亲切的泥土芬芳仿佛穿越时空而来。三川,我心中的故园,你的容颜已镌刻于我的心上,成为永恒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