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道
尚廷震
《墨韵书道》人一旦上了年纪,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多高,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呼唤——那就是对“根”的眷恋,是对初心的坚守,是对“叶落归根”的深情告白。“根”,是生命的起点,是我们成长的根基,是我们最初汲取知识与爱的地方,是祖先、父母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也是一种生命的智慧。树叶在经历了春的萌发、夏的繁茂、秋的辉煌之后,最终在冬天飘落,回归大地,回归根的身旁。“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是一种生命的必然,是一种情感的归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个生养我们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根。唐僧西游前唐太宗叮嘱说:“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落叶归根”是每个中国人心底里抹不去的一抹情怀,因为那里有我们最深的眷恋,有我们最真的初心。(尚廷震)2025·4·3
《墨韵书道》“春满山河丽;雨滋桃李香”。清明到,物华新,山河丽,日暖花红草木茵。春色塞满山河,处处美丽如画;春雨滋润桃李,棵棵芳香四溢。满目山河景色新,一阵和风吹细柳,几番酥雨润芳春。和风拂柳丝,燕舞山河丽,日暖云开景色奇,桃红柳吐芽,时节春来日,万物复苏绽丽花。雨润桃花艳似霞,和风送暖到天涯。春风吹得人心暖,和风送物华。绿意浓,润桃红,春光好,喜鹊鸣。三月桃花别样红,笑东风,皆如画,春意盎然入梦中。一夜东风绿万家,满园桃李竞繁华,谁言春意无寻处,且看芳菲遍地花。(尚廷震)2025·4·4
《墨韵书道》昨天在老家的院子里拾弄了下花草,心情特舒畅,悠然想起一副联对:“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长安”。这个联对充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希望人们能够生活在充满生机和幸福的环境中。清明时节,春天的气息已弥漫了整个人间,各种花卉都竞相绽放,展现出了绚丽多彩的景象。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现已光荣退休十余载,时不时的回趟老家,寻找一下童年的感觉。什么是幸福,幸福就在自家的小院中,这里一年四季都充满安宁和祥和。我非常喜欢这个小院更喜欢这个联对!联对不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还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温馨的感受。(尚廷震)2025·4·5
《墨韵书道》“舒”字,左边是舍得的“舍”,右边是给予的“予”,就是舍得给予的意思。生活中,我们在得到什么的时候,也许会欢欣、狂喜。但当我们甘愿为某人、某事付出的时候,那种内心的充盈却是无可比拟的。在中国人的理解中,“舍得”,即有舍才有得;而在西方的圣经里,也有“施比受更有福”的教诲。自己富足时,不忘有缺乏的人,这是一种力所能及的善良;在自己缺乏时,仍能伸出同情的手,则更难能可贵。舍得给予,才能收获充实,自己也能收获快乐。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若心有美好,人生处处皆美好。(尚廷震)2025·4·6
《墨韵书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喻意着一种潜移默化、深沉而无声的影响力量。它象征着温暖而适时的帮助和教育,像春天的风和雨一样,无声地滋润着万物,使其生长繁荣。这种影响往往是缓慢而持久的,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变化和提升。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它轻拂大地,万物复苏;化雨,则是指细雨绵绵,无声地滋润着每一寸土地,为万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润物无声”强调了这种滋养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没有惊扰,没有张扬。它形容的是一种默默无闻的付出和奉献,如同春雨般悄无声息地滋养万物,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改变。(尚廷震)2025·4·7
尚廷震,山东临沂人,1953年5月生。几十年笔耕不辍,在学习和借鉴名家碑帖的基础上,师古入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把自己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文化底蕴及对世事万物的感悟巧妙地融入书法艺术之中,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大气浑然、苍劲有力、气势磅礴,运笔如行云流水,圆转遒丽,洒脱飘逸,架构天成,线条精到,墨色和谐,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颇受大众喜爱,2013年被中国书画流派“百度文库”列为“当代舒体传承领军人物”。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院士、国家一级书法师。先后出版了《书家杂谈》、《教你学书法》、《书家宝典》、《墨韵书道》等书籍。并利用网络媒体创办了《墨韵书道》栏目,受到书法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