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绣江上 篙起流韵长
袁振
去年五月,经邵祺昌老师推荐,年逾八旬的郑世兴老师与我互加微信好友,通过后,语音电话随之打来,我们畅聊了十余分钟,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几天后郑老师将写好的淄博公交征文稿件发给了我,三个真实的故事精彩纷呈,细细读来,满是感动。故事写的真情流露,被评为一等奖必是众望所归。
因年龄及身体原因,年末公司组织的颁奖座谈会郑老师没有参加,于是抽了一个空闲时间,我把奖品送到了他家中。
沿着地址寻去,快赶到时,远远地看到郑老师在路口迎接,和蔼的面容,清瘦的身板,眼中满是慈爱。听说我要接着走,郑老师紧紧握着我的手:"一定得去我家坐坐,哪怕五分钟也好。"
满头银发的郑老师夫人,热情的招呼,并邀请我抽空带着孩子常来家坐坐。我深受感动,每当此情此景,总能记起疼爱我的爷爷奶奶。
拜别时,郑老师将细心留存的报纸送我,上面有我发表的文章,并将自己著写的仅剩的一本《绣江流韵》文集赠与我,里面记录了他的文章传记,我诚惶诚恐的接过。
记得淄博技师学院宋光辉教授的文章里有这么一段:"人与人之间有些礼尚往来,赠送书籍是挺让人另眼相看的。吃食是人人不可避免的,书则不是人人喜欢读的。你送我或者我送你一本书,至少对方认为你是读书人,高看你一眼。"
时光匆匆,因事务繁忙些,再加上自己偷懒,读后感竟拖到了现在。也罢,阳春时节,正是春游好时光,现在脑中显现的,俨然是郑老师一袭青衣,头戴蓑笠,在他的故乡绣江河丄撑篙泛舟的样子。

《绣江流韵》这本书是由郑世兴老师的外孙女王晓宇整理编辑的。她不明白自己的外公明明是一名医生却被博山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甚至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稿件千余篇,并多次被《大众日报》、《淄博日报》评为模范(优秀)通讯员。
郑老师告诉她:“看报的人比看病的人多,看完病写点文章,这叫换种方式休息,脑子不用也会生锈的。”
著名作家孙方之先生和淄博日报主任编辑查晓东先生为郑老师写的《绣江流韵》作序,直言先生的文章朴实无华,善于用细节说话。
文集共分为人文篇、乡情篇、感怀篇、杂说篇四部分,如山谷清泉,恣意流淌,娓娓道来。
郑老师是个长情的人,人文篇中他大部分描述了师长、领导、同事、团队,岁月沧桑情意长,忆起行云流水般的往事,别有一番滋味。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郑老师的《岁月流逝 风范犹在一一怀念士超同志》。
在郑老师的笔下,不仅能够感受到老领导王士超的个人魅力,还能从中体会到郑老师对他深深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往往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触动每个人的心灵。
《故乡那条母亲河》是乡情篇的开头,我有一位朋友原来就住在章丘的绣水大街,记得十几年前她曾说过:"双山路口往西的路口,下坡不远就是我家,再往里就是一条河。想必她口中的河,便是郑老师笔下的母亲河绣江河了。郑老师在文章中常常提及,可见他的故土情节就如邵祺昌老师的《烙印》般,有着深深地眷恋。每个人都会对故乡持有特殊的感情,走得再远,总也忘不了根。

“夕阳映照着河水,听着草丛中青蛙美妙的协奏曲,蹦蹦跳跳的回家。“读到此处,画面在脑中显现:一群嬉戏的孩子,在母亲的呼唤声中,依依不舍地告别玩伴,踏上回家的路。他们的笑声、脚步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犬吠声,共同编织出一幅生动而和谐的田园生活画卷。被郑老师深情描绘的母亲河,静静地流淌在岁月的记忆中,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文章中,如诗如画的四季、儿时过年的年味、重回绣江河畔故乡的感悟也都如高山流水般徐徐道来,让人难忘。如今,虽然时光已逝,但那份纯真的记忆却永远镌刻在心间。
感怀篇作为记录郑老师生活点滴与感悟的篇章,是一部充满情感与温度的作品。祖父深邃的眼神、自强不息的母亲、勇挑重担的姨母、舅舅、孩子……重感情的郑老师笔下从来不缺少家人的影子,我们仿佛能看到书香门第家族历史的沉淀与传承,那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让人不禁沉思于血脉相连的亲情。而提到姨母家大哥的情谊,更是触动人心,在郑老师的笔下姨母家大哥的形象高大而温暖,东拼西凑为母支付医药费的那份担当,让人深深敬佩。
再谈到满是乡愁的节日,郑老师更是将我的思绪引向远方。文章中倚门翘首盼儿归的场景,不禁让我想起了姥姥,小脚挪步,拐杖点点,碾盘边眺望……。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对过去的回忆,让人在思起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牵挂。
在杂说篇中,郑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生活中的亲身感悟以及孝悌文化的深远传承,展现得淋漓尽致。工作中,郑老师不仅记录了那些紧张忙碌、充满挑战的日子,更深刻揭示了医者仁心的人性光辉与温暖。文章中有与同事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的感人瞬间,也有解决难题、实现突破时的喜悦与成就感。
最后几篇是其他作者对郑老师的描述,与我的感受一样,至善至仁的郑老师早已成了我们亦师亦友的忘年交。
通篇读来郑老师的作品让人受益匪浅,很多关于亲情的文章总能勾起许多回忆。至今,86岁的郑老师依然笔耕不辍,他以忘我的热情,持续记录着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而且每一份喜悦,都会微信发来与我分享。他的文字,清秀而深情,如同一股清泉,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温度。
泛舟绣江上,篙起流韵长。我恍然看见,这位儒雅的老者,正悠然端坐在绣江河的小舟之上,笑望着芦苇中惊起的白鹭,身边是一壶茗茶,一纸一笔一砚。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