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微信教学课件共享】
《诗歌创作漫谈》
撰稿&主讲:马文振
前言:朋友们大家好。我今天简单地说一说有关诗歌创作方面的问题。进入2025年,诗韵东方朗诵团,正在向搞好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教学推进。力求使朗诵、写作越来越活跃生动起来。诵读形式多样化,写作题材丰富多彩化。在基础教学上下功夫。让朗诵成为二度创作的过程,不再单纯照本宣科去念字,让写作不再枯燥乏味,空洞无物。朗诵要在理解文本上加大力度。写作要在贴近生活上下功夫。我重申一下,可不是什么讲课,是和大家共同探讨。说实话,关于诗歌的创作,书店里有许多现成的理论和学术著作,以及各种期刊,包括你到网上去搜一搜,都有现成的理论和现成的答案供你去参考。另外,还有许多著名作家、知明诗人以及那么多老前辈们,他们都有许多精彩论述和经典的文章供我们去学习和领会。
那么,我今天在这里讲《诗歌创作漫谈》,是不是有些班门弄斧或有点多余呢?班门弄斧不敢。但并不多余。我要讲,就讲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因为咱们的教学工作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咱们的课件要有普适性,课件也需要不断完善才行。
请注意我是说不断完善,我不敢说课件创新。因为我们的课件属于原生态的、土生土长的教学共享课件,重在实用,让大人小孩都能看得明白听得懂才行。
好,现在开始《诗歌创作漫谈》,确切地说也是和大家一块唠嗑、探讨、聊天。
一、诗歌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诗歌写作有没有技巧和方法呢?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有。有技巧和方法。但没有捷径!你如果没有对诗歌写作的挚爱,没有一往情深的专注和投入,没有敏锐的情感捕捉能力,没有将心比心的能力,没有感知意象和意境的空灵悟性,你是写不出诗歌来的。当然,我这里所讲的专注和投入,不是说让大家什么都不干了,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了,不去了解也不懂人情事故了,我说的是一种喜欢诗歌写作的良好自然的平凡生活状态。
那么,今天讲写作技巧和方法,即是说给懂得的人去听,也要讲给不懂的人去看,也要让他们,或者大多数人都能听懂。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这就涉及到你的站位、立场、世界观、价值取向等问题。写诗歌的观点、立场、角度、视野等等。当然,不单纯指诗歌,也包括其他体裁,如小说、散文、杂文、快板、曲艺、剧本……等等,今天就是要和大家讲一讲一些这方面的注意事项。
怒我直言,如果你的诗歌或其他作品,大多数人都看不懂,或者你躲在象牙塔里搞创作,与生活失联,与时代脱节,你写出的东西充其量也就是自说自话、孤芳自赏。你的作品就无法传播。诗歌写作没有捷径可走!你不努力学习,没有打好扎实的文字功底、政治思想觉悟、要想写出思想性、艺术性具佳的诗歌作品是不可能的。即使写出来,也是人云亦云,没有新意,照猫画虎,并且还留有生搬硬套的成份,有的还存在东拼西凑、文字游戏的痕迹。因为那不是你自己的努力结果,而是投机取巧所得。所以,我在这里強调没有捷径。
现在讲技巧和方法:诗歌。首先在于“歌”。讲究平平仄仄、抑扬顿挫、和辙压韵、琅琅上口。说实话,就我本人的创作经验来讲,一开始写诗,都不是水平很高。即便写出来,也缺少意境与意象,缺少美感,平淡无味,或者如顺口溜一般。当然,有的顺口溜也是不错的,咱也不能否认。我们在这里主要讲的是:作品一但缺少审美尺度和审美标准。你与诗歌无缘。但不影响你看诗、读诗、听别人朗诵诗。是说你与当诗人无缘。
这就得寻找写作能力提高的方法。比如京剧或其它剧种,有些唱腔和台词,语句是相当美的。也有很强的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而且生动感人,朋友们不妨去鉴借一下。即然是诗歌,必然要和“曲”挂钩。有些歌曲也是相当感人的。特别是那些优秀电影、电视剧的插曲。本身就是诗歌浓缩而成的精华。即然谈到“曲”,也就肯定必然涉及到“乐”。每个写诗的人,对音乐都有很高的敏感性。有的人一听到“梁祝”音乐响起,都会眼窝湿湿的,都能写出一首诗来,在这里我就不展开来讲了。
技巧、方法就是勤学苦练!学习和借鉴其他门类的精华,为己所用。这就需要你有丰富的联想和独特的艺术创造能力。其码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返三。勤能补拙,多多练笔。写任何作品,从来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自己悟出来的、靠自己努力得来的。因为你要成为“这一个”!你是独一无二的。你的作品才有自己的风格和韵味。说实话,每个人写出来的东西,你去细品,都有其本人生活的影子和自己的文笔味道。
说一千,道一万,你要亲自拿起笔来练才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篇作品,都是构思于心才能始于笔端。现在微信普及了,你每天写几句短文或整话,看到喜欢的图片,你配上几句诗,都是一种学习和练笔。
二、增加知识储备量
到目前来讲,唐诗宋词依然是我中华民族诗歌艺术的瑰宝、巅峰。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那么当代人,或者说当代喜欢诗歌艺术、喜欢写诗的人,即诗人和作家或作者,也包括业余作者和爱好者,都应当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增加学识、学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要求“精”。而要求广而宽。那就是要多学点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多读点中外名著。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量和文化积累,以弥补自己现在的不足。
当然,咱们老祖宗的精华东西也不能扔。那些古文、古诗词、经典名著等,也要掌握一些才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句话没有过时。有时你写现代诗,需要引用古诗词,也好弄清出处和意思,免得闹笑话。另外,沙士比亚的、歌德的、让.亚克卢梭的、高尔基的、司汤达的、老舍的、沈从文的、路遥的……等等都要看一看。还有那些老诗人的经典作品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要读一读。藏克家的、徐志摩的、鲁迅的、海子的、舒婷的、食指的……等等。包括一些外国电影、中国优秀的影视剧,也要扫两眼。你像那个沙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梁晓声先生的《今夜有暴风雪》、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等等众多中外影视剧,都应看一看。在网上搜一搜,可不止这些。当然,像那些个“八挂微信”你不用去看。上次讲课我曾说过这个事:像那个什么明星出轨案、大腕明星生个孩子、上那个幼儿园啦,……等等,我是连看都不要看的。与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你看它做甚?有那功夫读一读《满江红》、《钗头凤》、看一看《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实在没事找老同学、老同事喝喝茶,聊聊天,也是不错的事情。你在家里看看书,干点家务事,为家人做一顿美味也比看那些无关痛痒的东西强……今天在这里再次强调一下,时间宝贵,不能浪费!
三、写作是人生的历炼、和情感的投入
准确地讲,写作(写诗)是一种人生的历练。情感投入一会再讲。这里讲的是所有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杂文、小说、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等等。
现在有些学校,特别是小学三四年级,这个年龄段,一上语文课,免不了要求小孩子们写作文。还要限定多少字。明天早晨都给我交上来!这多少有些难为孩子们。孩子嘛,本来就没有阅历和生活经验,还不太懂事呢?你要让他把作文写好,写美,那不现实。孩子只能找课外读物东抄一句,西抄一行,交差完事。等真要遇到考试,作文这块准得拉分。可见这种僵化的教育模式连其码常识都给颠覆了。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是不是有了人生的历练就都能写出诗歌或其他作品呢?也不都是。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成为诗人或作家,也许人家在其他领域也能取得成就。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元的。但如果没有人生的阅历和历练,你是绝对写不出来作品的。我们诗韵东方朗诵团的课件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虽然说都是大白话,但也是生活的提炼和浓缩。因为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如果离开了生活,写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作也就枯竭了。所以我强调写作是人生的历练。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人没上过大学,没经过高等教育的系统培养和学习教育,居然成作家了。这事并不奇怪。高尔基(俄)连小学都没怎么上,居然成了前苏联的伟大作家。而且还写出《我的大学》、《在人间》、《母亲》等宏篇巨著。那个《海燕》散文,至今还在各微信平台刊载,同时也给朗诵艺术家们提供了发声、亮相、出彩的机会。外国的不说,咱中国的也有。有些作家学历并不高,但不影响他写出高质量的作品。咱们各诵读群的学员,通过自学、自练,有的写出的作品质量也是蛮高的哩!……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否定学历。也正是因为自己学历不高、文化水平偏低、所以才进行自学。在自学中提高自己。我很羡慕大学生,甭管他是哪个专业,咱都要向人家学习。
那往大了说,咱们虽然学历低也要增强文化自信,往小了说,是在变老的路上,寻找一个最好的自己。
高尔基、路遥、莫言……等等,都不是神童。是生活的历练成就了他们。所以说生活的历练和阅历很重要。为写诗和创作其他作品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当然,并不是有了阅历就人人都能当作家或诗人。还要有悟性。牛顿通过苹菓掉在树下,发现了地球引力,这要换成我,我首先想到的是:我把它吃掉就完事啦。掉下来头上砸个大包,也不会想到吸引力之说。再比如:有的人外出旅游,游览了名山大川,大好河山,能写出优美的游记散文,而有的人也就是上了大巴就睡觉,下了大巴就撒尿,到了景点就拍照,回到家里什么也不知道。即便是抒情几句,也只会写:黄河啊,你真黄!长江啊,你真长!缺少意境和美感。
所以说,一个有故事可讲的人,写起诗来也就有的可说。这就叫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该讲情感投入啦。情感投入是诗歌创作的“点火期”。当你被某一件事情激发起创作冲动和欲望的时候,你一拿起笔来,几乎就是一气呵成,就把一首诗写出来了。此时是不能停笔的,一但停笔,思路就断电了。一断电,感觉就找不到了。此时,你好像进入了一种忘我状态。就如同一根导火索,一但被点燃,一条火龙闪着耀眼夺目的火花,一路奔腾向前!写出来的东西味也正。写完之后,把情感的闸门,稍做一下拦截和下调动作。再修改一下病句和错别字,就0K了。基本上不用过多修改,一首小诗或一篇作品就出炉了。
四、真善美的呼唤
刚才主要说的是一点个人感受和创作经验。现在要说为什么写诗的问题。写诗,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让别人去点赞。而是为了提高自己,充实自己。遇见最好的自己。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发现美,追求美,这是对真善美的呼唤。今天很高兴在群里和大家一块探讨和学习。你不推开一扇门,打开你的心窗,怎么会认识一群人?如果你总是呆在家里,家就是你的世界。如果你走出家门,世界就是你的家。当我们有了自己的梦想和行动的时候,我们就会吸引一群有着相同志向和目标的人并肩同行,“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一个真正有大格局的人,他总是能看到一个行动背后的一片无比宽广的领域。大格局能让你的视野开阔起来,让你充满激情去打开希望之门。让你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飞向天边、飞向地平线。
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碌碌无为虚度年华。人生最大的喜悦就是点燃一盏心灯,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也包括我们一次次练习写作、练习朗诵,都是在向文学艺术和朗诵艺术殿堂攀登,在攀登中并不是为了让世界看到我们,而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看到整个世界。说实话练习写作和朗诵也能拓宽你的内心世界。朋友们,当你找到这把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之后。你的生命就会无比鲜活、生动,从而精彩起来。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不过是一粒微尘,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寻找最好的自己。在这一路寻找的过程中,也要用自己的微弱之光,去温暖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