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神奇的北回归线(中)
——在云南旅游之四
文/刘玉伟
神奇的北回归线是地球上一条重要的纬线,其自西向东穿越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域)、台湾五省区。因此,在我国这些省区里都建有北回归线的纪念碑、标志塔、标志园(公园)等。比较著名的有在台湾花莲县丰滨乡的北回归线纪念碑,在云南西畴的北回归线公园,在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在广西南宁大明山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在广西桂平市的北回归线公园,在广东汕头市的北回归线标志,在广东封开的北回归线标志和在广州从化的北回归线标志塔等等。
神奇的北回归线还经过地球上的16个国家和地区,除了我们中国外,还有美国、印度、缅甸、埃及、毛里塔尼亚、马里、阿尔及利亚、墨西哥、巴哈马、孟加拉国、利比亚、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西撒哈拉等。北回归线经过地球上的16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数都是沙漠和草原地带,唯有经过我国的几个地区,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一带林木繁茂,郁郁葱葱,雨里充沛,物产丰富,人们称之为“神奇的回归绿带”。尤其是北回归线穿越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形成了一条长约10公里的特殊景观带,北回归线穿县城而过,让墨江县县城一半位于北温带,一半位于热带,这种地理现象在全国乃至全球都相当罕见。
云南省墨江县是我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族源于古代氏羌族系,据汉文史料记载,氏羌族系原游牧于青藏高原,后逐渐南迁至四川西南及滇北广大地区。公元7世纪迁到哀牢山一带,在墨江定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此,哈尼族是墨江县的主体民族。由于哈尼族支系较多,在墨江境内就有卡多、碧约、豪尼、白宏、阿木、腊迷、切弟、卡别、西摩洛等九个支系。九个支系的哈尼人虽说居住的区域不同,但他们都生活在墨江的山林间,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繁衍至今。他们在服装服饰上的表现也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些穿戴在哈尼族身上多姿多彩的服饰,不仅承载了他们祖祖辈辈对于物质和精神的一种追求,同时也是他们在迁徙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的深厚的民族文化。
哈尼族没有文字,在口头相传的创世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等文献里讲到:“一年分十二月,一月就算三十天,一年就有三百六十天。”据专家考证,哈尼族最古老的时候是用十月历的,即,一年有十个月,一个月有36天,共计360天,多出的5天用来过年。后来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哈尼族慢慢地改用了十二月历。但是,他们仍然保留着十月历中过两次年的传统。十月年是“过大年”,哈尼族是叫“札勤特”,随地域不同,有的地方叫“咪索札”,“合社札”等等。现在这个节多选在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开始,仿照汉族称为“除夕”,第二天属蛇日就是新年。一共过五天,主要活动是祭祀祖先,迎亲访友,会餐等等,长街宴就是最有特色的活动之一。六月年也是哈尼族的新年,哈尼语叫做“矻札札”,也有叫“耶矻札”的,都是过夏季年的意思。一般在农历五月或六月的第一个猪日和鼠日,节期2至3天(个别村子4至6天),也有村子在六月二十四日过火把节。
我们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北回归线景区时,云南的地接导游麦子在买门票的时候,还送给我们每一个人一条红布条,可以把这个红布条系在景区里的树上或者是栏杆上,为家人和亲友们祈祷平安和祝福。我们老两口一直把红布条系在胳膊上,在下山的路上,才把红布条系在了路边的小树上。我们许下的心愿是,祝我们祖国繁荣昌盛,祝我们的生活快乐幸福,祝我们的家人和亲友们平安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刘玉伟,2025年4月6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