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头条]品赏作家星宇老师的佳作《清明寄思》「向未来挑战」(2036辑)

《中国新时代文化集团》出品:清明寄思(诗一首)
清明时节雨如烟
陌上行人欲魂断
纸灰化作白蝶舞
遗风散尽空无前
解析-点赞-赞美
以下是对作家郝海昌(中华星宇)这首诗的解析:
• 第一句“清明时节雨如烟”:清明时节本是春光明媚、草木繁茂的时节,但诗中却描绘了细雨如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凄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一个“烟”字,生动地描绘出了细雨迷蒙、如烟似雾的状态,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忧伤。
• 第二句“陌上行人欲魂断”:这句诗由景及人,写出了行人在雨中的凄凉心境。“陌上”点明了地点,是在田间小路上;“行人”表明身份,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欲魂断”则形象地描绘出行人因思念逝去的亲人、感慨人生无常而产生的极度悲伤之情,仿佛灵魂都要与身体分离一般,这种情感表达十分强烈和真挚。
• 第三句“纸灰化作白蝶舞”:这句诗描绘了清明扫墓时烧纸钱的场景,纸灰随风飘舞,如同白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这里将纸灰比作白蝶,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给人一种凄美之感。同时,白蝶飞舞的景象也增添了一种灵动的氛围,使整个画面不至于过于沉闷和压抑,给人一种生死交替、万物轮回的意味。
• 第四句“遗风散尽空无前”:这句诗写出了烧纸钱后,纸灰随风飘散,一切归于空无的景象,也暗示了逝者已矣、生者无奈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有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之感,仿佛随着纸灰的飘散,过去的美好和亲人的音容笑貌都已消失不见,只剩下一片空虚和未知。
点评
• 情景交融:这首诗将清明时节的细雨、陌上行人、纸灰白蝶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情景交融,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内心的情感状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意境深远:诗中所描绘的朦胧的雨景、凄凉的行人、飞舞的纸灰白蝶以及空无的遗风,共同营造出了一种凄清、哀伤、迷茫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细雨纷飞的清明时节,感受到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 语言优美:诗句用词精炼,语言优美,如“雨如烟”“白蝶舞”等比喻生动形象,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赞美
•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凄清的清明景象,将人们在清明时节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将纸灰比作白蝶,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使整个画面更加灵动和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 诗人通过对清明时节细雨、行人、纸灰等典型意象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深远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引发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 从语言表达上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用词精炼,节奏感和韵律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