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当市文旅局调研员举起造型酷似小钱包的吉祥物时,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个以豆腐串、鱼排、火腿肠为馅料的"夹饼精灵",正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野心,从运河畔走向世界舞台。
"加福、加财、加薪、加寿",调研员的解读让夹饼超越了食物本身。这个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街头美食,用一张薄饼包裹着济宁人的生活智慧:豆腐串象征坚韧,鱼排寓意跃龙门,火腿则代表富足。如今,这份"四加"祝福被赋予新内涵——加流量、加创意、加IP、加国际。
"我们将传统烙制技艺与儒家文化结合,研发出'仁义礼智信'五德套餐。"在保留麻辣鲜香核心味觉的同时,融入运河船工号子、鲁绣纹样等文化元素。
发布会最吸睛的当属"夹饼精灵"IP的发布。这个头顶薄饼、腰围红绳的萌物,原型来自济宁汉画像石中的"庖厨图",其鼓鼓的肚皮里藏着济宁十县市区的特色食材:曲阜孔府熏豆腐、邹城川味面、金乡大蒜肠......更巧妙的是,它的造型取自济宁民间"压腰钱"的荷包造型,寓意"腰包鼓鼓"。
同步推出的"夹饼伴手礼"套装,将传统包装升级为可折叠的微型蒸笼,内置夹饼制作工具包和AR体验卡。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观看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还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穿越"到明清运河码头,体验船工们制作夹饼的场景。
从运河码头的充饥小吃到文化传承的载体,济宁夹饼的蜕变之路折射出城市品牌建设的新范式。当"四加"密码遇上数字时代,当传统手艺邂逅现代IP,这座孔孟之乡正用碳水化合物书写着文化自信的新篇章。正如调研员所言:"夹饼不仅是济宁的味觉记忆,更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新窗口。"在可预见的未来,济宁夹饼或将成为继北京烤鸭、兰州拉面后的又一国民美食符号,让世界在舌尖上感受中国温度。
(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