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飞宇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这个寄托着浓浓思念的节日里,客居比利时的华人刘欣先生跨越万水千山,飞回了他心心念念的家乡——仁化县。
4 月 4 日,刘欣先生首先抵达了仁化董塘镇田庄村。那里,是他家族的根,是他先祖们生活过的地方。族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他的归来,大家聚在一起,共同拜祭先祖,缅怀先辈的功绩,传承家族的精神。
在完成了庄重的祭祖仪式后,刘欣先生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他的文化之旅。4月6日,他先后造访了仁化县音乐协会、诗词协会以及丹霞书画院。在仁化县音乐协会,该协会主席卢家赋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与他分享了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探讨了音乐在传递情感、沟通心灵方面的强大力量。在诗词协会,名誉主席温飞宇与刘欣先生一同品味诗词的韵味,交流诗词创作的心得与感悟。而在丹霞书画院,院长骆阳叶则向他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讲述了书画艺术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
在这场文艺分享会中,仁化县政协原主席、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彭良武以及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文联主席朱保森也一同参与其中。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文学艺术的魅力,共同探讨如何在比利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仁化的文化瑰宝,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交谈中,人们了解到,刘欣先生 12 岁时就移居国外,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当他再次踏上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时,家乡的巨大变化让他由衷地发出赞美。曾经泥泞的小路如今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破旧的土坯房被崭新的小洋楼所取代,乡亲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深深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受到了家乡在时代浪潮中的飞速发展。
刘欣先生在比利时打拼多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奋,拥有了自己的家族产业。他主要从事日本料理餐饮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然而,在事业成功的背后,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没有忘记家乡的山山水水,没有忘记那片养育他的土地。
此次回家乡,除了扫墓祭祖,刘欣先生还肩负着另外两件未了的心愿。一是将他父亲刘枢生就读仁化中学时的奖状捐赠给仁化中学校史馆。这些奖状不仅是他父亲学生时代的荣誉见证,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它们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教育精神和价值追求。通过捐赠这些奖状,刘欣先生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学弟学妹们努力学习,为家乡、为祖国争光添彩。
二是将他收藏的一枚“仁化农运”的会徽捐给仁化县档案馆。这枚会徽见证了仁化县农民运动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刘欣先生深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他希望通过这次捐赠,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仁化县的历史,铭记先辈们的奋斗历程。
刘欣先生的归乡之旅,不仅是一次亲情的回归,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眷恋。相信在他的带动下,将会有更多的海外华人关注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清明时节,刘欣先生的归来如同春风拂面,温暖了家乡人民的心。他的故事将在仁化县的土地上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化儿女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会有更多像刘欣先生这样的游子,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归来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共同书写仁化县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