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安义古村
黄绪蛟
夏日周末,阳光正好。乘车约一个小时,我们造访了安义古村。
南昌有四大古村落,即安义古村、进贤李渡村、梅岭竹园村和溪霞璜溪村。安义古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南方安义县境内,据载已有1400多年历史。群落由罗田、水南、京台三个村组成,是典型的赣商文化村。三个村子田塍相接,各有特色。一条柏油路环绕罗田村,像一条银链串连的玛瑙。这里民居最多,显得隐曲幽深。水南有两条古街,牌坊高大,可以想象当年街市的繁庶。京台则被高墙深院包围,店铺作坊散落其间。安义古村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美誉,的确名不虚传。
居于喧嚣的钢筋水泥森林,独喜寻古探胜,常欲于绿野芳踪之上,石阶砖瓦之间,觅得山水之妙,古人之迹,暂得一时悠然。慢步村里,只见百余栋明清建筑散布其间,时尚的“花田囍地”点缀园田。可惜错过花期,未能邂逅花海之盛。青砖灰瓦,石板曲径,无不散发出赣式建筑的古朴别致。斑驳的墙面与凹凸的石阶,流淌着岁月的沧桑。伫立千年的银杏与樟树,沐浴风雨云烟,守护静好安宁,如今又寄寓了游人对爱情与财富的向往。那些古老的传说使村落多了几分厚重与神秘。巷间铺坊,依稀可寻古人忙碌劳作的形影。从古至今,村民对诗书的膜拜与经商的精明,令人心生敬意。
罗田村印象最深的是世大夫第。这里是四品红顶商人黄秀文的故居。黄秀文生于清朝康熙年间,14岁就做学徒经商,成巨富后衣锦还乡。虽终生未做官,但因多年捐纳取得监生名分,享受四品俸禄。儿孙中多人取得功名并做了官,于是大门上挂着“世大夫第”匾额。乾隆初年,黄秀文开始建造府第,先后耗时38年才完成。目前的老屋占地3300平方米,天井有28个,主体建筑保存完整。
正屋前堂楹柱上有一幅对联:“智水仁山浑然元气,礼门义路卓尔家风”,可见主人的理想追求。过堂后是一天井,两边有厢房。窗棂门扇精雕细琢,雕镂有三国人物故事:“桃园结义”“刘备招亲”“三英战吕布”等。还有猴子、大象和桂花等许多雕刻,取封侯拜相,蟾宫折桂等谐音吉言。正屋中堂的气度和精致超过大门,门柱门楣的材质是花岗石和祭红石。石匾为“爽挹西岚”,四周雕饰着"状元游街""鲤鱼跳龙门""凤翥云腾"等图案。内涵明晰,工艺精湛,门楣上几块石条的组合正象一顶官帽,如果站在门中拍张照,正是头顶官帽的形象。
此外,府第还有后堂、偏中堂、典当房等结构,楹联高挂,雕饰精美,铺陈有序,各具特色。门外还设有小屋,内陈御寒衣物,供南来北往旅者行人歇脚取用。
走出府第,徜徉于石径,穿行于曲巷,仿佛走进了尘封的历史隧道中。星罗棋布的饭馆酒吧茶室咖啡屋,提醒游人并未穿越。这里没有水,不如乌镇与凤凰古城那般灵秀俏丽。但它洋溢着原始民俗与文化气息,像鹜源一样,具有古朴与时尚相结合的魁力。如此静谧闲适的古村群,在高度城镇化商业化的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安义村落的古风神韵,飘逸在山野田园之间,宛如南昌市郊的一方世外桃源。

作者简介:黄绪蛟,湖北红安人,退休教师。作品散见于十余种报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