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太昭寻梦:邂逅岁月深处的诗画幽境 文:刘连成
在西藏高原深处,于岁月悠悠延展的辙印之中,有一座古城悄然闪耀——它便是太昭古城。
那是 2017 年 4 月 13 日的晌午时分,自米拉山口依依作别后,我们乘坐的大巴车,恰似一叶漂泊在茫茫山海间的扁舟,沿着蜿蜒的道路一路向东,朝着魂牵梦绕的太昭古城缓缓奔赴。车窗外,连绵的山脉犹如巨人般拔地而起,巍峨耸立。山顶的皑皑白雪,在阳光温柔的轻抚下,闪烁着圣洁而迷人的光芒,如大自然以鬼斧神工挥就的冰雪长卷,美得令人窒息,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壮丽的景色凝固。在这如梦似幻的景致一路相伴下,我们抵达了那心心念念的太昭古城风景区。
太昭古城,旧称江达,恰似一颗遗落人间的明珠,静卧在拉萨——林芝公路的左侧,距离拉萨不过二百多公里的路程。别看它如今静谧而低调,仿若一位隐于尘世的智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是川藏古道与青藏古道中路、东路的交会点,是交通网络中的关键枢纽。作为唐番古道上重要的驿站,它默默见证了无数的繁华兴盛与风云变幻。
追溯到遥远的唐代,这片土地便已崭露头角,成为西藏不可或缺的重要城镇之一。彼时,唐与吐蕃交流频繁,太昭古城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枢纽,见证了不同文化如洪流般的激情碰撞与深度融合。一队队马帮、使者,怀揣着使命与希望,从这里毅然踏上征程,一步一个脚印,踏出了一条沟通中原与雪域高原的文化天路,让文明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到了元朝,太昭古城正式设立驿站,犹如一颗镶嵌在帝国交通版图上的重要棋子,成为往来商队、官员的休憩之所,有力地推动了地域间的贸易与交流,让不同地域的人们在这里汇聚,文化在这里交融。清朝时期,随着边疆战略地位的日益提升,太昭古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成为国家边疆的战略要地,捍卫着一方安宁。
踏入太昭古城,时光仿佛瞬间凝固。斑驳的古城墙,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城墙上的每一块砖石,都像是一部部无言的史书,镌刻着岁月深深的痕迹,见证了朝代的更迭与历史的风云变幻。城内,错落有致的藏式建筑独具风情,白色的墙壁纯净如雪,黑色的窗框庄严肃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质朴而庄重,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几面经幡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吟唱着古老而神秘的歌谣,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将历史的记忆娓娓道来。沿着狭窄的石板路缓缓前行,脚下发出清脆的脚步声,仿佛在与历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岁月的厚重。
太昭古城的居民,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犹如守护着古老的宝藏。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虔诚地转动经筒,口中念念有词,脸上洋溢着平静与祥和,那神情超脱了尘世的纷扰,沉浸在信仰的宁静之中。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纯真无邪的笑声如银铃般在古老的街巷中回荡,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让古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当地的手工艺品店中,精美的藏毯色彩斑斓,如同天边绚丽的晚霞;银饰造型别致,每一件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诉说着藏族人民独特的审美与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让人不禁为这精湛的技艺所折服。
太昭古城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藏汉民族友好交流的象征。在这里,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恰似不同色彩的丝线,共同编织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人文画卷。归程中,太昭古城的身影渐行渐远,然而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却如同深深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心中。古城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如一位优雅的舞者,在时光的舞台上翩翩起舞,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去探索。
漫步在太昭古城的石桥旁,微风轻拂面庞,带来丝丝凉爽惬意的凉意。我静静地站在古城小溪旁,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一同沉醉在这座古城的静谧之中。远处的山峦起伏连绵,云雾缭绕其间,如梦如幻,恰似仙境一般;近处的小溪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大自然的乐章,溪边绿树成荫,枝叶繁茂,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这里的空气清新宜人,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每一次呼吸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心灵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礼。
太昭古城的美,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诗,字里行间流淌着岁月的韵味;又如一幅细腻精致的画,笔触间勾勒出历史的轮廓;更如梦如幻,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在这里,尘世的喧嚣被抛诸脑后,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潺潺的溪水声,清新的空气,远处的山峦,一切都让人感到无比的放松与愉悦。我与老伴在古城小溪旁留影,与周围的景色完美融合,仿佛我们也是这古城画卷中的一部分,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时光,感受着古城那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这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古城,是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等待着后人去翻阅,去品味,去领略那穿越时空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