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行
刘汉生
每临想到许昌、路过许昌,那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便在脑际浮现,罗贯中笔下那栩栩如生的煮酒论英雄的场景更是挥之不去。本世纪初曾因工作需要多次赴许昌,总是因为时间的匆匆而无暇光顾历史留下的"春秋楼”,今天趁清明回乡祭祖之际,便兴冲冲地到直奔“春秋楼”而去。
春秋楼位于今日许昌的文庙前街。春秋楼的名字也是因关羽在此夜读《春秋》而得其名。春秋楼始建于元朝,明、清时期修葺多次,三十多年前又建了一个春秋广场,门首的殿堂更显大气壮观。春秋楼的西边便是文庙,可见关羽死后的地位又有多高,与孔夫子的庙堂共称文武二庙。进得门首山门,跨越几十米的园落,就是春秋楼,里面是关羽的读春秋的青石雕像,十分逼真。园区内绿树高大,正值春暖三月天,繁花红紫,是一个踏青出游的好去处。出春秋楼再往北去,在山门、春秋楼的一个中轴线上,就是关宅,民称关圣殿或称关帝庙,庙宇高大气派,里面供奉有关羽巨幅雕像,像高达三十三米。关羽两旁傲然屹立有关平、廖化等四大将,气势轩昂,十分壮观。
春秋楼是当年曹操破刘备后,俘获了刘备的甘、糜二夫人后,关羽仗义护嫂而归顺曹操。曹操爱将惜才,曾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佳句自勉,故奏明圣上,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偏将军,并赐此宅,与甘、糜二夫人同住。关羽为避嫌,将一宅分为二院,自己与二位嫂夫人分开。在两院中间,辟有一池,曰雷池。修有一亭,曰雷池亭。关羽每日拜见嫂嫂,就在雷池与嫂夫人隔池相拜,不曾越礼,这就是不可越雷池一步典故的由来。
出得关宅,已是正午时分,在古街吃了些便餐,便朝“曹丞相府”而去。谈起三国,我最佩服的是曹操了。曹操集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于一体,雄才大略,思贤若渴,手下文官武将云集,不似刘备除有军师诸葛亮外,武将关、张、赵、马、黄外,少有知名将帅,所以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之说。加之刘备刚復自用,荆州借而不还,后有关羽大意失荆州之败,继之有彜陵之役,将好端端的江山葬送殆尽。进入曹丞相府门,则是一个大的广场,广场上是曹操手握利剑的巨幅雕像,那叱咤风云的气势,似在指点江山,“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进入府门右首,就是观沧海的浮雕。在往里,依次有求贤阁、七步阁、议事堂等古式建筑依次而立。尤其是进入七步阁,曹丕与曹植二兄弟的对立公堂的电影情景浮现眼前,不觉吟诵起“煮豆燃豆萁”的诗句。
游览完两处,也算又重温了这一段的历史。三国之后,晋国而立,其后中国几百年的内乱之战迭起,虽英雄辈出,但黎民遭罪。正所谓“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鹧鸪天 春秋楼
文庙座东关殿西,春秋楼外壮云飞。关羽应仗人间义,廖化再出三国旗。
赤兎马,爵禄与,曹操惜将叹无倚。五关斩将心思汉,千载英名青史题。
202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