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十四)
☆ 迁徙之路
一一在风沙与宿命中寻觅家族足迹
文/王平
穿越岁月的尘埃,我追寻那恒久情感的轨迹,心中满载着淡淡的喜悦与深深的爱恋。与你相遇,似乎是宿命的安排,然而这段旅程却充满了挑战与试炼。多少次善缘的累积,才换来此刻与你温柔相依,思念深埋心底。
再见了,南沈灶,那遥远的记忆。1959年的尾声,父母接到县供销合作社的调令,再次踏上征途,前往新街任职。奶奶在志兰姑母的陪伴下,乘车返回安丰古镇的老宅。新街荒凉偏远,人迹罕至,且那里的沙蛮人与我们语言不通。父母担心奶奶年事已高,经不起长途的颠簸。我们乘船至三仓,又换乘几辆由水牛拉动的木制轱辘木板车,沿着尘土飞扬的曲折土路前行。时而穿越宽阔的大道,时而拐入狭窄的羊肠小路。

在前往新街公社的旅途中,我们的船只在三仓河上缓缓前行,两岸逐渐展现出荒野的苍凉。茅草屋的踪迹逐渐稀疏,树木也显得凋零。人烟稀少,仅有的几户人家,乘着水牛拉的木板车,缓缓行进。沿途,茂密的草丛与漫天飞舞的黄尘交织成一片,遮蔽了日光。我们的衣襟与衣领,不知不觉中沾满了难以拂去的泥沙,就连嘴唇也无意间触碰到了那些咸涩的沙粒。这一幕,仿佛是大自然对我们旅程的馈赠,既真实又充满诗意。历经二十几里的跋涉,终于抵达目的地。
当我们的牛车悠然步入新街,供销合作社的友善迎接者早已在精心布置的门前等候。他们满怀热忱地协助我们抱下小林、小安和小祥,而我则被这座新居深深吸引。从南至北,三座茅草屋相连,墙体由芦柴和泥巴砌成,简约而自然。屋内,两口锅的土灶干净整洁,灶堂口堆满麦桔杆。而隔间则巧妙地用芦柒编织而成,以青布挂帘作为独特的门。最里间是父母休憩之地,我们四兄弟则居住中间一间。虽然厨房与我们以芦柴墙相隔,但家的温馨却未曾减淡。土灶前的小方桌,由简陋木板钉成,承载着家的欢声笑语。而那朝南的两扇厚重大门油漆斑驳,透露着岁月沉淀的韵味。我们的新家原是仓库改造而来,空气中隐约弥漫着淡淡的霉味。
床由粗木桩支撑,竹篦子制成的床板铺满了麦桔杆,既实用又温馨。在父母的指引下,接待人员迅速将我们的行李安置妥当,每件包裹都找到了它温暖的家。这座新居是一首田园诗,蕴含着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新街乡在明清时期隶属于扬州府泰州栟茶场。1914年,南通张謇派人在此筹办大赉公司,开垦植棉,集市逐渐繁荣,因此得名“新街”。1957年,新街乡正式成立;1959年,又改为公社。这段历史记录着不懈的追求与坚韧的信念。
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背景下,这次寻常的工作调动如同一幅流动的史诗画卷展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当我沿着文字回溯这段旅程眼前浮现出沙尘飞扬的土路不仅镌刻着个体生命的坚韧更暗合着江海平原百年垦殖史的隐秘脉络。既是地理空间的阻隔更是文化语境的切换。当吴语系的安丰口音遭遇沙地人的海门方言语言壁垒在漫天黄沙中显得尤为明显。
站在新世纪回望这段五十年代的迁徙之路早已湮没在柏油路面之下但那些牛车碾过的文化褶皱仍在隐隐作痛。我用卫星地图丈量三仓到新街的直线距离GPS显示的15公里数据永远无法计算那些消逝在时光里的文化磨合成本。这段家族记忆的珍贵之处恰在于它保存了工业化浪潮中乡土中国最后的迁徙史诗让后人得以触摸历史转型期那些细腻的文化肌理。
☆作者简介:
王平:一位散文海洋中的掌舵者,在“蓝月亮诗刊”的璀璨星穹下绽放,编织了逾300篇光华熠熠的文章。诸如《墨色行吟》的悠然漫步,《月夜书怀》的静谧低语,《雨夜琴韵》的悠扬旋律,以及自传《童年》的纯真篇章,这些作品犹如星辰点点,照亮了文学的天际。同时,他也是顶端、网易、今日头条【朵朵文学】等平台的特约作家,以独特的文学之光,点缀着专栏的夜空。自1973年高中学府门扉轻合,踏上了东台县林场知青之旅,那是一段以笔为舟,墨海行舟的年月。在那段岁月里,以《知青》为舵,探索青春与时代的洪流,不料这部作品因历史波澜,被公安机关注目审阅,自此散落时光深处,未再归还。直至2011年金秋,退休生活重启笔端,在“蓝月亮导师笔下的世界”重新落墨,寻回往昔文思。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