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十哭兄长
文/宝岛阿华
2025年这个清明节,山野间新添的坟茔,让我心如刀绞,痛断肝肠。我和弟妹,除了要给父母扫墓,又多了一处寄托哀思之地,那就是我的兄长王界明的墓。就在不到一个月前,我最亲爱的兄长王界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一
哥呀,你咋就这么匆忙地走了,这般悄无声息,这般让人难舍!这般叫我万分悲痛。这段时间,我只要一看到你留下的书画,读到你写的诗文,眼泪就止不住往外涌,我在朋友圈、红网版面、都市头条,不停地发表、转发悼念你的诗文。大家都舍不得你走,我更是没法接受这个事实。你那么有才华,对人生充满乐观,散文小说、诗词联赋、书画象棋无一不通,且创作不少佳作,还遇上了王石这样一位好编辑,在都市头条为你发表了90多期个人专辑,怎么能说走就走了呀?往后的日子,再也看不到你和我谈诗论画,再没了你那滔滔不绝的话语。哥,我好想你,多希望这只是一场噩梦啊!
二
哥啊,我满心懊悔。你走的前两天,3 月 5 日那天,我给你打电话,你说不舒服,我竟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当回事,没立刻去你家看望、关心你。为什么要让你一个人在孤单中求救无门,在 7 日晚上那般悲惨地离开这个世界?(此刻,泪水决堤)你这一走,我就一直深陷悲痛,无法自拔。二十多天来,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连一个字都写不下去。你那么热爱生活,去世前一周,还和紫藤学会的朋友,开开心心地在水洞底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留下不少合影,前三天你还和棋友通宵下棋,怎么能就这么抛下亲人、朋友,突然离去。
三
我的哥啊,你给自己起的网名 “半残居士”,实际上,你真的是 “半残” 之躯,命运多舛。打小你身体就不好,小时候耳朵发炎,家里没钱治,用点草药敷一下,落下个终身耳背的毛病,给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家庭困难,初中没毕业,你就去离家几十公里的金竹山盐仓库打工,干着繁重的体力活。知青下放农村两年多,七十年代初进厂,干着又苦又累的炉前运料工,因做晚夜班饮食不正常,患上胃病,经常痛得死去活来。由于你的文学书画才艺,后来被调到工会搞宣传工作。八九十年代,你的胃动了两次大手术,还有脑梗后遗症。1993年你下海自谋生路,吃苦耐劳,在夹缝中艰难创业。你几十年来一直以顽强的毅力生活工作,乐观面对人生,从不把自己当病人看,坚持学习和创作。又有谁晓得,你每创作一幅作品,都要比常人付出更大的毅力啊!你对艺术始终如一的执着热爱和追求,经常忍住头昏脑涨,手脚麻木等身体不适,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怎么会舍得离开这个世界呢?
四
哥啊,你心地善良,热心公益,每年春节前夕,你常去社区给大伙义务写春联。九十年代下海谋生,手头紧巴巴的,还资助一位残疾人 8 年,每月几百块生活费呢。可对自己,你却抠得很,平时生活节俭。每次出去吃饭,怕浪费,剩饭都打包,有时候放冰箱能吃好几天。我担心你身体,劝过你多次,为此咱俩还吵过,你说这是响应政府号召,要光盘行动,不能浪费!记得有回我们去涟源采风吃饭,我好心提醒你,路远,别打包了,东西容易坏,再说人家背后可能会议论。你马上跟我争,说没人会说,还有人帮着打包呢!我心里明白,你一个人生活,想省出做饭时间搞创作。可我当时咋就不理解,还说你呢?
五
哥啊,你生前爱看书,每天至少看俩小时,凡是你看过的书,每本上面都写了批注,还坚持写日记,经常看着看着就在沙发上睡着了,醒来已是天亮。八九十年代,你每月要买十多种报刊,家里十几个书柜都不够用。人家有钱,你有满屋子书刊。你走后,我们收拾遗物,那些书刊,清理了一周都没弄完。七八十年代的《十月》《收获》,还有《新华文摘》《半月谈》,娄底市总工会的《脊梁》杂志,你一期都没落,保存得好好的。你走后,除了你儿子给孙女留了些,我把你的四个书柜和一千多本书捐给了上湘荷塘王氏宗祠图书室。我知道你肯定乐意,这也是你的心愿。每次去王氏祠堂,你都精心创作几幅书画送过去,你说不能忘了老祖宗。
六
老哥呀,我满心都是后悔。我早知道你听力不好,性子急,又有些自负自傲,咋就管不住自己,老和你吵架,惹你生气呢?你也清楚,咱五兄妹里,就咱俩对文学都感兴趣,我是最挂心你的妹妹,一心盼你好。八十年代,你在钢铁厂上班,常写信跟我唠工作和生活,你参加高教自考,也是我给你透的信儿,鼓励你报名参加的。平常我总劝你少抽烟,别熬夜,注意自己身体,劝你吃药,你说是药三分毒,可话没说对,又被你当成指责。我咋就不能多忍忍,好好跟你说呢?可能因为咱俩是亲兄妹,说话太随便了。你长期熬夜,经常天亮才上床,上午人家找你听不到电话,身体机能大不如前。你还说习惯了,觉得夜深人静时创作没干扰,却不知道这对身体伤害有多大啊!可现在,我再也没机会跟你唠嗑,跟你拌嘴吵架了。唉,我的兄长啊!
七
多才多艺的老哥,我还记得 2008 年奥运开幕式那天,娄底市总工会给你办 “为北京奥运加油,为职工文化添彩 —— 王界明书法作品展”。你花了三年时间,准备了 120 多幅书画,就想给奥运助威,可惜场地有限,只展出 70 多幅。那可是你这辈子唯一一次书画展啊,我当时在宝岛,没能赶回来,这成了我的遗憾。你一生至少创作了上万幅书画作品,但大多都送人了,自己却还是个穷书生、穷画家,住在 60 来平的小屋里,到处堆满了纸和书。你 2 月 27 日给我发的两幅书法照片,是参加 “筑梦材料谷” 应征写的,你发信息给我说 “从昨天的冬天,到今天的夏天,我像过了鬼门关。今天可算写好了两幅 6 尺 5 尺的书法稿”。哪能想到,这竟是你留给我的最后墨宝和绝笔!
八
哥啊,你生前酷爱下棋,一到周六日,就叫一帮棋友来家里对弈,大家因棋结缘,又谈诗,热闹得很,春节也不歇着。咱妈走后的这两年春节,我怕你一个人孤单,把你接到我家。初一你就约朋友来下棋,有一回从下午一直下到第二天上午,我催了你好几回,让你早点睡,你愣是下了个通宵。我不是埋怨你,你也太不注意身体了,这么熬,身体咋受得了?你是市棋类协会原来的副主席,换届后当了顾问,我劝你少操点心,可娄底办棋类比赛,你每次都积极转发通知,还亲自去现场,又拍照又写文章宣传,每次都在都市头条发个人专辑,留下好多珍贵资料。为了棋类协会的宣传,你真是操碎了心!
九
老哥啊,你知道吗?3月5日我和你通的最后一次电话,3月6日下午你还和人家打了电话。谁知3 月 7 日那天下午,约你去新化为老弟的岳父奔丧,一直打你电话,你都没接。可能是心里不安,我和小妹都睡不着,小妹说:“姐,咱不放心,去他家瞅瞅吧。” 我们就叫上小妹夫,三人去了你家。敲门没人应,只好找开锁师傅。一开门,看见你倒在地上,我们当时都吓蒙了,慌得不行。还好小妹是护士,她稳住神,赶忙打电话叫了 120、110 和派出所。这对咱家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没想到,咱妈走后才三年,你这个为艺术奋斗了半辈子的书画家、作家诗人,也这么突然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亲朋好友。
十
哥啊,你这一走,让你的朋友、棋友、诗友、书友还有网友,都痛失一位挚友。那天的告别仪式,是我精心操办的。会场庄严肃穆,娄底紫藤学会来了好些朋友。邓拥军会长作为市文联党组成员,为你致悼词。娄底市棋类协会、娄底棋院,还有娄星区棋牌体育运动协会的邬铁军等领导,都送来了礼金花圈。娄星区诗协的刘会长也上台讲话,好多诗友都来了。特别是你的好兄弟,娄底知青站的文健站长,在殡仪馆忙乎了整整两天,还代表好友们发表了特别感人的讲话。兄长啊,可惜你已含笑九泉,再也听不到他们这些饱含真情的话语了。
尾声
我的兄长啊!当我站在你的坟前,再也没法克制内心的悲痛,放声大哭起来。每一声抽噎,都是我对你无尽的眷恋;每一滴泪水,都诉说着我对你深深的思念。这里是邵东界岭王家的老祖山,脚下这片满坡的黄土地,成了你最后的归宿。满山树木郁郁葱葱,就像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你。兄长,你的精神、品德和作品,如同这山上的松柏,傲然挺立,历经风霜也不凋零。我会带着对你的思念,带着你给我的力量,勇敢地继续前行。兄长,我们会永远怀念你!

作者简介
王建华,网名宝岛阿华,娄底籍台胞,原“衡冶”退休干部,先后居住新化、衡阳、台中、娄底,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发表诗词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约200万字,现为中华诗词学会、湖南小说协会、省网络作协、省诗词协会,省楹联家协会、娄底作协、 诗协,民协会员,娄星诗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南红网佳作天地版版主,多年聘为红网论坛全国文学征文大赛评委、娄底市广场舞协会副主席、党支部书记等,2017年著有《华韵春秋》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