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士
王晓瑜
据传说,邹家埠村刘姓十六世祖刘世安是清末武举人,身材高大,通身幽黑,卧如头牛,自己吃饭,单饼一著,力大如牛,力气赛过武松。那时村西大路是南来北往的驿道,信差经常骑马往来。有一天,他在河边洗手时,信差骑马经过,溅了他一身水。隔日他在河边等待信差骑马来时,他伸右手将马的后蹄抓住,信差也当即从马上掉了下来。
他大声问道:“昨日,俺在河边正洗手,你骑大马飞驰而过,溅了俺一身水,冻得俺瑟瑟发抖。回到家,俺喝了三大碗姜汤驱寒。抛开这些不说,你莫不是狗眼看人低,瞧不起俺庄稼人?”
信差着急地说:“那天真的是有急事,匆匆忙忙地没有看到你,让你受委屈了,对不起了,老兄。”可谓“不打不相识”,后来两人成为了朋友。
那时,磨山子村,世代以经营石头为生。有一石匠姓张,以打上马石为生,刘世安上山游玩,顺便问了一声,这个上马石多重,张石匠说300多斤吧。世祖说不重,张石匠说:“我认识你,你是邹家埠村的,很有劲,你要是拿得起,一路不放下到家,这个上马石就送给你。”
刘世安拱手说:“一言为定,你跟着我做个证。”说时迟那时快,他拿起上马石放在腋下,两人不紧不慢地一起走到邹家埠村,这上马石自然归刘世安所有,并传为佳话。现在这块上马石在邹家埠村刘永甫家里。
王晓瑜,法学学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黄河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副会长,莱芜区诗词楹联协会顾问,莱芜区家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讲师,凤城高级中学凤鸣文学社顾问。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宣传工作先进个人,都市头条2023度十大散文家,莱芜区表现突出文化志愿者,出版散文集《杏坛拾穗》、长篇报告文学《拓荒者的足迹》《人与海》《尚金花》等,曾在《时代文学》《黄河文艺》《齐鲁晚报》《职工天地》《工人日报》《齐鲁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报告文学《山城起舞金凤来》《拓荒者的足迹》分别荣获山东省、莱芜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学征文奖等奖项,长篇报告文学《人与海》入选2022年度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同时入选山东省委宣传部“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入选2024年自然资源优秀图书项目,2024年短篇报告文学作品获“谁不说俺家乡好”采风创作一等奖,散文《香山牡丹》》被中国作家网选为推荐阅读文章,散文《我的父亲》获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另有多篇文章或被编入不同文集,或被评为多种奖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