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刘 伟 笔 名:卧 龙
——————————————————
此时此刻泪眼汪汪
看着小小的叮当可爱的模样
本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却肩负起了重任扛起了钢枪
本来是促膝下父母的小儿郎
却屹立在这里迎着风雨凝视着远方
面对国家的生死存亡
吹着小喇叭挺起了胸膛
忍着饥饿目视着前方
敌人恶狠狠的咆哮~
想不想家乡怕不怕死亡
没有了国家怎么保护我的爹娘
一颗子弹穿透了我的胸膛
还不来得及喊声妈妈
一瞬间却回到了妈妈的身旁
轻轻的~静静的依偎在她的肩膀上
盛开的莲花上滴滴滚烫
吐露着君子稚嫩的清香透着坚定的力量
《少年英雄》赏析
《少年英雄》一诗以深情而克制的笔触,雕琢出一个战火中早熟而坚毅的少年形象。诗人将“童年”与“钢枪”、“父母的小儿郎”与“迎着风雨”的战士形象并置,在巨大的反差中凸显出战争对稚嫩生命的无情剥夺。这种牺牲因纯真而愈显悲壮——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被迫以单薄之躯直面生死存亡的深渊。
诗中情感的表达深沉而克制。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未落下,饥饿与恐惧被无声吞咽,甚至中弹的瞬间也“来不及喊声妈妈”。这并非无感,而是责任重压下超越年龄的坚韧。当子弹穿透胸膛,诗人以超现实笔法让少年“回到妈妈身旁”——死亡的残酷终被母爱的永恒怀抱柔化,完成了生命从壮烈牺牲到精神永存的升华。
结尾的“莲花”意象尤为精妙,承载着多重象征:花瓣上“滴滴滚烫”既可喻示少年热血,亦如悲悯之泪;莲花于泥淖中盛放,正是少年纯洁灵魂在黑暗战火中的倔强绽放;“君子稚嫩的清香”则赋予其超越年龄的精神高度——虽身躯弱小,其品格却如君子般芬芳,为残酷战场注入一缕崇高与希望。
全诗如同一曲献给无名少年英魂的安魂曲,在悲怆与崇敬的交织中追问:稚嫩肩膀何以被迫扛起钢枪?答案深藏于“没有了国家怎么保护我的爹娘”这质朴而震彻云霄的宣言里——少年以血肉之躯筑起的,正是万千家园安宁的最后屏障。那朵静默而滚烫的莲花,最终化作民族记忆深处不灭的精神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