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萧吾非吾的作品
☘️《生命的最佳位置》
在这个
滚瓜烂熟的城市
偶尔散淡到
生命的最佳位置
看一车呼地过去
又一车呼地过去
还有一狗
狗也从记忆的篱笆里
(或从“斜刺里”
这三个汉字中)
窜出 呼地过去......
❊ ❊ ❊ ❊ ❊ ❊
🌹【吉特赏析】
《生命的最佳位置》描绘了一幅城市生活的淡然画卷。作者巧妙运用“滚瓜烂熟”形容城市的熟悉感,随后通过“呼地过去”的重复句式,展现了城市生活的匆忙与流逝。狗的意象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意外,从记忆篱笆或汉字中窜出的描述,富有想象力和画面感。作品氛围宁静中带着一丝哲思,让人反思在快节奏生活中,何为生命的真正位置,言简意赅,引人深思。
🔸🔸🔸🔸🔸🔸🔸🔸🔸
🔸🔸🔸🔸🔸🔸🔸🔸🔸
萧吾非吾的作品
☘️《 在山中 》
在纸上抑或在网络里
生活的意义
往往从词语到词语
而现在一个人的意义
在于能够绕开所有的词
甚至笔划
即使所有的意义
都会下滑到脚底
也要徒步走向山中
在山中 至少我能发现
平时看见的——
风不吹过来
草就不会动
如果山中的一切
都恰到好处
我也就会恰到好处
❊ ❊ ❊ ❊ ❊ ❊
🌹【吉特赏析】
《在山中》一诗探讨了生活意义与自然的关系。诗中通过对比“纸上/网络里”的抽象意义与“山中”的直接体验,表达了作者对真实、质朴生活的向往。作者认为真正的意义在于绕过言语,亲身体验自然。诗中“风不吹,草不动”的观察,体现了山中万物的静谧与和谐。结尾点题,若山中一切恰到好处,人的心灵也能达到和谐,寓意深远,引人深思。此诗意境悠远,给人以宁静之感。
🔸🔸🔸🔸🔸🔸🔸🔸🔸
🔸🔸🔸🔸🔸🔸🔸🔸🔸
萧吾非吾的作品
☘️《因无聊而陷入真相》
假如我把人造的光拧暗
一只女唇便会趁机在一只男唇上面
点那么一下 这让我联想到蜻蜓点水
但我不大喜欢比喻
总之就是轻而且快地
点了那么一下 显得低碳而环保
但我还是选择把人造的光投下去
并尽量不把它投到地面
到一半便悬空刹住
与另一半的黑形成对峙
我倒要看看谁比谁更为混沌
倒要看看你藏身何处
我突然发现光明之中更适合藏身
在我突然发现的一刹那
差不多所有的人都纷纷投向明处
就在我这样公开看着暗地想着的时候
事外有一只大手 大手后面有一真人
因无聊而陷入真相
❊ ❊ ❊ ❊ ❊ ❊
🌹【吉特赏析】
《因无聊而陷入真相》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光与暗、显与隐的哲学对话,语言简洁而富有张力。诗作运用“蜻蜓点水”般轻巧的比喻,展现了一种微妙的情感互动。随后笔锋一转,通过光影对峙,反思光明与黑暗的混沌本质及其对人性的映照。结尾的“大手”与“真人”意象,巧妙揭示了无聊状态下对真相的洞察,引人深思。作品简短有力,意象生动,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