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菜
孙玉芬
春天来了,苦菜也该上市了。每年此时我总要买一次苦菜吃。虽物以稀为贵,可我很稀罕。想买来打打牙祭(“馋虫”),每每找寻买处,总看不到它的踪影。心心念念的我,星期天下午,闲来无事,便想自己动手挖苦菜了。于是乎,我便拿着小挖铲和塑料袋,哼着小曲,兴味盎然地到柳泉路北首大桥下路西寻找我的美味——苦菜。
剜苦菜。踏着铺有石块的小径上慢慢走着,寻着,没走几步,便一眼看到石缝间有“大苦菜”(嫩绿 叶宽 不开花。区别于“小苦菜”叶狭长 开花,茎叶弄断,有白液汁流出)。我驻足,慢慢蹲下,右手拿起小挖铲,挖铲头对准一颗大苦菜,手用力往下一挖,一铲。呵!一颗大苦菜就完整地被挖出来了。好开心啊!它的旁边还有两颗,我如法炮制,很顺利地挖出。小石径旁的地里也发现了几颗。我又挪到那里,继续挖起来。挖铲苦菜须有技巧,用力深浅、大小要把握度。用力浅了、小了,只铲了苦菜表面,苦菜叶子散落,无法收拾,就白白浪费一颗。有时为了一次成功挖铲苦菜,我便双手并用,右手握小挖铲,左手有力按着挖铲头,齐力挖苦菜。刚认识的一位女士——老教师提醒说:那边大树下,也有苦菜。我又几步走到跟前不停地挖、铲起来。不多时,战绩斐然。我又在靠近路边的地方,找到了几颗。于是,顺着路边,我一边往回走,一边挖苦菜。不知不觉,一个小时的挖铲苦菜,倒也收获颇多,足有一斤了!满满的愉悦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自己挖苦菜乐趣多多。不仅挖了苦菜,还认识了一位同行(临淄路山农村老教师)。

择苦菜。挖回来的苦菜只有择摘了,才可食用。周二下午,我开始择苦菜。坐在茶几旁,摆好阵势:左边 择好的苦菜,右边 垃圾袋,中间 放未择的苦菜。我抓了一把苦菜放在茶几中间位置,左手拿着一颗苦菜的叶部,露出根部。右手择掉几片苦菜枯叶。少则两三片,多则十来片。然后,用大拇指与食指去掉根部的杂质。根浅的用大拇指指甲划去或挖去杂质;根长的两手指轻轻拧掉。总之,择苦菜很麻烦,需细心,耐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颗一颗地择,枯叶择掉,根部择干净。费时费力,择了一把,整理一下。费了好长时间才择完一把,我也不气馁,继续择苦菜。再抓一把,再择,择完,再整理一下。如此这般,重复了五六次。一个小时过去终于择完苦菜,大功告成了。我起身,举起双臂,伸了伸懒腰,在屋里走了几步,又跳了几下,活动活动肩膀,转一转脖子,放松一下心情。劳动很苦,心里很甜,美滋滋的。

吃苦菜。先将择好的苦菜,放入洗菜盆,放满水给它“洗澡”。先把我择菜的手搓洗干净,只右手大拇指的指甲缝黑黑的,难以清洗干净。在洗菜盆里,我用右手不停地抓拢,拍打苦菜,然后捞起,放入另一个盆中。倒掉的第一遍水,有细小杂质黄黄的,满是泥土。再仔细清洗第二遍,水清多了,淡淡的黄。于是,第三遍灰头土脸、没精打采的苦菜变得绿绿的,水灵灵的,干干净净,可爱极了。捞出,控水。再第四次将其放入盆中,加水,浸泡苦菜,晚上即可大快朵颐了!
到了晚上,我把洗好浸泡的苦菜盛在大汤碗里,颗颗翠绿的嫩嫩的苦菜张扬着,微笑着等着主人来品尝。小碟里放入甜酱,我捏起几颗,一蘸,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一股清香带着丝丝苦味,掺着丝丝咸甜,在口腔里蔓延。盼了一年的久违的苦菜终于品尝到了。味道还是那个味。清香苦口,继而苦味变淡,且有一丝丝甜味。继而我又捏起几颗,咀嚼,品味。最后,甚至连甜酱也不蘸,直接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大汤碗苦菜我吃了一大半。终于过足了一把苦菜瘾。

春风乍起,不禁想起我小时候妈妈用苦菜做的小豆腐(渣豆腐)了。那味道真是绝了。
大概是1972(我10岁)5月后的一个星期天。中午妈妈上坡干活回来,带回一些苦菜。匆匆吃过午饭,妈妈开始麻利地择苦菜,洗苦菜,然后锅里烧开水,将其焯水,沥干。然后放在凉水里浸浸,揉揉,搓搓,去去苦味。又泡上一点豆瓣。下午干活回来要给我们做小豆腐(渣豆腐)吃。下午完工妈妈回来后,先是让我帮着推豆腐糊,很快完成。然后,她又马不停蹄地生火,让我续柴烧上半锅水。她把浸好的苦菜沥干,切碎。水烧开,她将豆腐糊慢慢倒入开水中,拿着长柄勺轻轻搅动,等豆浆烧开,热气腾腾中再放入切碎的苦菜。过了一会儿,锅开了,锅里的豆浆与苦菜上下翻滚着,嬉戏着,就像变戏法一样,再加点盐,香喷喷的,堪称美味佳肴的小豆腐(渣豆腐)就做好了。每人盛上一碗渣豆腐,或泡上煎饼吃;或一边咬一口煎饼,就一口小豆腐吃。两种吃饭都很下饭。我是第二种吃法。我先拿小勺舀了一勺,吹了吹,徐徐倒入口中。哇!一股野菜清香带着淡淡的的点点苦味,弥漫开了,味觉大开,食欲大增。好吃极了!一家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吃苦菜渣豆腐的场景永远定格在记忆深处。妈妈于2000年8月31日已溘然长逝,那妈妈味道的渣豆腐至今我都想再次品尝,可再也吃不到了。

用苦菜做成的渣豆腐
苦菜一种看似普通的野草,却蕴含着深邃的生命力和坚韧的精神。不管在草长莺飞的春天里,酷暑炎炎的夏日里,都能看到它不屈不挠的身影,脚踏实地的足迹;不管在田野山岗、路旁河边,甚至在最贫瘠的土地上,都能顽强地生长,默默地为大地增添一抹绿色。明代诗人高启的《苦菜花》不仅描绘了其形象和寓意,也表达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喜欢吃苦菜,它那苦涩之中蕴藏的清新风味,清苦而不凡;苦中带甜、味道苦醇的独特魅力;这种将苦味转化为美味的奇迹,苦中有甜,苦中有乐的风味,让我迷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大概是苦菜带给我的深厚内蕴吧!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