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春泥
吕眉洁
春天的厚坑村,早已成为了自己的高山,而非他人的风景。这个曾经的红色据点,如今虽已进入到新农村富足宁静的生活,但那段革命历史却引领我们踏入一个焕然一新的世界,激励着我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诗人黑塞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厚坑村在哪里?有着怎样的自我故事等着我去发现,厚坑村说了算。
去厚坑村的前一日,医生看着我的检查报告,眉头微蹙,语气凝重地对我说:“住院吧,你这是感冒引发肺部感染,情况挺严重的,必须住院治疗才行。”我下意识地回头,望向自己的影子,感觉精神还可以,便让他开了些针药和口服药,随后驱车离开医院。
早在一周之前,就与飞宇兄相约,参加他们组织的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创作基地、东莞凤岗诗歌创作基地、仁化县诗词协会联合的采风活动。要随他们一同前往仁化城口镇的厚坑村。出发之际,得知身边所有小伙伴皆因各种缘由无法同行。也罢,既然约定在先,即便带病翻山越岭,我也定要独自前往。
(一)
清晨,阳光还在云层,窗前却泛着花香。当阳光洒落在街角时,我就独自驾着我的“H6”沿着国道535线路出发了。出发时,咳嗽一直伴着我,当我翻过青云山脉的龙山,来到仁化县城,换乘仁化诗词协会罗秘书长的车直奔厚坑村时,咳嗽这东西似乎在一步步远离我,或者说,到了大自然里,我把它甩得远远的。
从县城到厚坑村,大约四十分钟的车程,我们就抵达了厚坑村的村委会。在三层小楼的村委会接待室,彭姓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他便带着我们逛村了。踩在厚坑村的土地上,我才知晓,厚坑村如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隐匿在岁月的深处,却又承载着无数鲜为人知的故事。
彭主任首先带我们到一间青砖老屋的小院里,他说这就是邓小平在厚坑村的临时指挥所。踏进屋里,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古朴与凝重却锁住了我的心。这间青砖老屋有些久远了,岁月的侵蚀在它的墙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甚至长出了蕨草。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岁月。我缓缓走近,好像能听见墙内传来的隐隐低语,那是一段被尘封的旧事,正等待着我去聆听。
随着彭主任的介绍,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1931年,有一群人来到了厚坑歇脚。他们身着一身灰色衣帽,若不仔细看他们手中握着的枪,以及帽子上那由布片缝制的鲜艳红色五角星,很难将他们与革命联系在一起。他们就是红七军,一支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的队伍。
走出老屋,我转到老屋的侧面,指尖拂过冰凉的青砖墙面,却意外发现墙上长得很茂盛的蕨草,突然在阳光里腾起,化作九十四年前那个雾晨。本地采药人彭含和背着竹篓翻过乐昌岭,怀揣的粗布包着十枚温热的鸡蛋。浓雾中灰布军装时隐时现,八角帽上的红布星被露水浸得发暗。他解开腰间草绳,每隔百步系个结,直到把七百人的队伍牵进厚坑的血色黎明。
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那个叫彭含和的本地人。他本可以在这片土地上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心中燃烧的革命豪情驱使着他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他跑到乐昌的地界,充当起了路标,将红七军队伍引到了厚坑,领到了这间彭屋,把一间普通的房屋变成了临时指挥所。这个看似平凡的举动,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为革命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的播撒奠定了基础。
暮色漫过灰砖墙上雕花窗棂时,老屋梁上悬着的马灯突然晃了晃。一位穿灰军装的小个子的战士操着一口四川话,慷慨激昂地讲述着革命的理想。他说,流血的革命,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让贫穷的百姓过上好日子。灯影在他凹陷的颧骨上摇曳:“等仗打完,给娃娃们修学堂。”一口川音震落梁间积尘,落在彭含和千层底布鞋上。那一夜,他正蹲在灶膛前烧火,把最后半升糙米倒进大铁锅,火光将“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映得忽明忽暗。
九十四年过去了,青砖墙仿佛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一直留存着那段难忘的往事。春风轻拂而过,似乎在轻声诉说着当年的传奇。那口带着川音的年份——1931年,在厚坑这片土地上,种植下了血与火的征程。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与无畏,每一次战斗都铭刻着他们的奉献与牺牲。
(二)
在仁化城口厚坑村的群山环抱中,流传着一段关于革命先驱朱德的感人故事。那盆翠绿的被老百姓称之为“朱德素”的素心兰花,仿佛也沾染了革命的芬芳,静静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当年,朱德将军率领红军转战于此,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抵御敌人的围剿。在这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朱德将军不仅以身作则,更是关心每一个战士和村民的生活。他时常走进田间地头,与大家并肩作战,共同抗击侵略者。他喜欢素心兰,就从山上挖来放到窗前,他离开厚坑村时,把那些素心兰送给了老百姓,老百姓把这种兰花取名“朱德素”。
彭水菊家那盆兰花,正是见证了这段历史的活化石。它静静地生长在屋角,年复一年地绽放着绿色的花朵,似乎在诉说着那段硝烟弥漫却又充满希望的日子。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那翠绿的叶片上,整个屋子都洋溢着一种温馨而坚定的氛围。
如今,当我们再次走进仁化厚坑村,那些革命遗迹依然清晰可辨。而那盆翠绿的兰花,也成了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重要载体。它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更要继续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
岁月的长河悠悠流淌,牛仔岭上的不朽传奇依然在传说,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当年那些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们的事迹,在这片土地上传颂着,而康盛果园主祝火粮外公给红军煮饭的故事,便是这历史画卷中一抹温暖而耀眼的色彩。
已近中午饭的时间了,当我们一行人提出想去牛仔岭看看时,外公给红军煮过饭的祝火粮自告奋勇说,他给我们带路。沿着蜿蜒的山路,在祝火粮的“人工导航”下,我们来到了神秘的牛仔岭。站在岭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在耳边低语,岭上的山风在诉说着往昔的烽火硝烟。祝火粮站在我的面前,转述着其外公曾经讲述给他的故事,眼神中总是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那是一段艰苦苦痛的岁月,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围剿红军,形势严峻而危急。而厚坑村,作为红军的重要活动据点之一,也肩负起了为战士们提供支持和保障的重任。祝火粮的外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红军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祝火粮说,外公是个勤劳善良的农人,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但他深知红军战士们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为了能让战士们吃上一顿热饭,他不顾个人安危,主动承担起为红军煮饭的任务。在简陋的厨房里,烟火缭绕中,外公忙碌的身影显得格外坚定。他精心挑选着食材,细心地烹饪着每一道饭菜,仿佛在为即将奔赴战场的亲人准备着最后的关怀。那一口口热气腾腾的饭菜,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对红军战士们满满的敬意和支持。
而在不远处的战场上,红军战士们正严阵以待。他们的目光如苍鹰般锐利,紧紧盯着敌人的一举一动。只要顽敌胆敢来犯,他们定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杀得敌人片甲不留。枪声阵阵,打破了山谷的宁静,鲜血比残阳还要红,染红了这片土地。战斗异常激烈,但英勇的红军战士们毫不退缩,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战斗技巧,一次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伏击战中,红军战士们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智慧。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天罗地网,让敌人陷入了困境。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敌人终于败下阵来,胜利属于英勇的红军。这场伏击战的胜利,不仅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也为后续的战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岁月流转,如今,枪声早已远去,硝烟也已散尽。但这片曾经洒满热血的土地上,却依然流传着那段光辉的历史。那一座座春笋般的坟墓,静静地伫立在山坡上,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是民族的英雄,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换来了我们今天的新农村,换来了和平与幸福的生活。
祝火粮向我们讲起外公的故事,他的心中不仅充满了对红军战士们的崇敬之情,还有一种特别的自豪感洋溢在脸上。他知道,这些故事不仅仅是过去的回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因为,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而英勇献身的战士们,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永不迷失方向。
今天,当我站在厚坑村的青砖墙老屋前,心中感慨万千。是谁如此包容了革命的力量?是这片土地,还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墙壁似乎在告诉我,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块石头、每一片树叶,都曾见证过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曾被革命的精神所感染。
时下,“百千万工程”的春风掠过残损的烽火墙,带来远处油菜花的潮响。我弯腰拾起一片瓦当,背面黏着干涸的泥,或许掺着当年战马的汗与血。那个操作一口川音的人,烟斗磕了磕门槛,惊起梁间栖燕。它们掠过屋后那棵八百多年的樟树,树叶纷扬如雪,落在那块嵌着弹片印的青砖上——九十四年前的春泥,正从每道砖缝里渗出猩红的记忆,开满幸福的花,春满人间。
情韵左龙(组诗)
吕眉洁
雨中左龙
左龙的雨,似灵动的琴弦
轻轻敲打着瓦片,奏响岁月的乐章
山峦,隐匿于雾霭的纱帐
天地间,一幅水墨画缓缓铺张
雨滴在青石板上起舞
溅起的水花,洒满整个村庄
老人静坐屋檐下,目光穿过雨幕
思绪随着雨滴飘向往昔,岁月在心头深藏
田野张开绿色的怀抱
雨,是滋润的甘霖,禾苗挺起胸膛
风中,它们轻盈摇曳,向着天际生长
左龙在雨中,如梦幻之境,令人神往
雕楼
雕楼,左龙村里的守望者
岁月在你身上刻下斑驳,威严依旧在流淌
木雕的故事,在纹理间深藏
石刻的厚重,承载历史的沧桑
每一根梁柱,撑起一片希望
每一处细节,都是匠人的心房
“革命老区”伴你在时光里伫立,默默无言
见证村庄的变迁,守护最后的信仰
进士牌匾
那一方进士牌匾,高悬于堂前
金字闪烁,荣耀在岁月里发黄
寒窗苦读的日夜,笔墨的芬芳
家族的希望,在智慧中点亮
先辈们的执着,凝聚在每一笔画上
梦想的色彩,涂抹着历史的长廊
岁月更迭,牌匾永不散场
激励后人,追逐那璀璨的星光
溪水
左龙的溪水,是大地的血脉
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闪烁
欢快地奔跑,奏响美妙的乐章
滋养着生命,让山间充满生机与欢畅
那棵三百年的樟树,轻拂水面
孩童在溪边嬉戏,笑声在空中回荡
妇女浣洗衣裳,槌声与溪水合唱
这是生活的歌,简单而温暖心房
石头
左龙的石头,散落在时光的土壤
或卧路边,或立田埂,静静凝望
它们像老者,历经风雨的沧桑
又似顽童,俏皮可爱,守着时光
罗秘书长说,它是左龙的脊梁
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深藏
等待着有心人,解读它的过往
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不朽的诗行
三色左龙
时光的调色盘,为左龙染上新妆
古色,是岁月沉淀的醇香
青瓦白墙,藏着历史的避风港
古老的建筑,记录着风雨的走向
绿色,是大自然的厚礼轻放
青山环绕,绿野千里的宽广
溪口那棵棵大树,撑起夏日的阴凉
微风吹过,叶的歌声在飘荡
红色,是热血燃烧的光芒万丈
革命的摇篮,英雄的灵魂安放
五星红旗飘扬,自豪写在脸庞
红色的记忆,指引前行的方向
左龙啊,古色、绿色、红色交响
你的魅力,如磁石深深吸引我们雨中前往
在你的怀抱,感受你独特的芬芳
这份美好,永远在心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