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简介
程刚齐
程刚齐,武汉新洲人,70后,中学教师,武汉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湖北日报》、《问津文艺》、《东坡文艺》、“学习强国”等报刊平台。

程刚齐诗歌选读
父亲的光学原理
父亲扶犁站在原上
原上就一片金黄
刚收的稻子也金黄
土地红与植物绿或可合成这种黄
但父亲明显不是。他应该
用远祖与土地熬出的红
以及他收养的满山的绿
可是,原野现在是空的,金黄的空
父亲站在那里,阳光就站在那里
阳光金黄,分解灶膛红,井壁绿
他行走起来,在水深火热里
既不能成为光,也不能杀死光
但光追着他,他紧握扶手无法奔逃
他完全沦陷在这该死的日子里
看起来还浑身发光
油泼粥
那是最有油有盐的早晨。母亲让父亲
带我去的。两年后,他死了
那天清晨,我紧跟着父亲过桥
河对岸窑厂,冬春烧砖
他到时,生产队社员烧了一夜砖
一口巨锅熬着粥,米汤稠起来
灶火熊熊,冒出非红即黑的烟火
粥气与窑外的雾气交相吞吐
迷失我童年的全部饥饿
这时,有人用大水瓢往锅里
泼了两瓢油。我家一年
也没吃过那么多油
剩下些面黄肌瘦的日子。父亲在时
天空与河水蓝得没有一滴油
后来,她把像框里的父亲取走
也不许我再提起。有天夜里,我喊饿
她指尖啄桌子,摸床头的火柴盒
一道光灭了,另一点光忽明忽暗
烟圈一层层升起来
在清瘦的蚊帐里
彻夜缭绕
二哥
那些年,我们的日子完全被扭成了麻花
尤其是夜晚,他躺在细木板拼成的床上
一会虚汗淋漓,一会浑身畏冷。他翻来覆去
几次突然坐起,伸出手臂,想抱住
黑暗里虚无的父亲。夜真实而沉重
垂直压住他的胸膛;他用力挣扎
几块床板咬牙切齿,隐泣失声
整个夜晚,这个十三岁的家伙把被子
反复卷走,仿佛卷住我们的父亲
白天终于来了。他推着一辆高大的自行车
将两只大铁筐挂在后架上,哐哐啷啷出门
日落之前,他掏出一把皱巴巴的钱
放在一家人空空的灶台上
黑夜始终是一条漫长的河流
他在梦中溺水,不停冒顶,又陷入窒息
直到阳光照上窗台,他推起老自行车
满大街喊:哎——柳子港的麻花嘞
学费
那些年,我沿318国道路边子一路狂蹬
链条咬住牙盘响,曲柄擦着雨板响
过靠山店五里,仓埠学校图书馆大摆钟
恰好响。夕阳掉在钟楼后
月色渐如水
多像柳子港的月光。母亲
清理院子里最后一堆棉花杆
几片尾花跟她躲迷藏
半个夜晚,她在柴禾堆里
翻找了全部月光。凌晨
月光惨白,最后一批棉花
躺在竹帘上。她坐上小板凳
点燃半根烟,夜色
迷雾重重,忽明忽暗
十月
十月份的第五天上午,二哥突然打电话
让我回。母亲吐血了,黑色的血
我带她去县医院检查
验血、胸透、CT……
所有化验、检验单都收齐的时候
已下午两点。我们静静地看着医生
写漫长的诊断报告。终于写完了
我指着“肺Ca晚期”的“Ca”
问他什么意思,医生问我
你妈妈念过书没有?我摇头
他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一个字:癌
我盯着医生:哦,肺气肿!吓死我了
医生特别和气,他用仁慈的语音叮嘱母亲
在家打针,静养
那天,县城的空气特别好
乌云和雨水都关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
我看着她吃了第一碗县城里的炒面
她不时抬头
对我微笑
止痛片
母亲说,可不可以弄点止痛片
张嬢嬢以前也吃过
村里张嬢嬢去年得癌症,活活痛死的
好像瞒不住她了。她接着说
肺气肿也好痛,晚上不好过
你弄两片
这时确诊肺癌晚期四个月
有些部位疼痛不断扩散,无法描述
她或许只想短暂地局部麻醉一下
过分清醒有时过于疼痛
我想安慰她,骗她,她眼神清澈
能溶解一切模棱两可的词语
我停顿了几秒,她似乎认清了我脸上
每一个毛孔。然后,她说,你莫担心
多打几针,等肺积水出来,我就好了
她笑着笑着,好像
怕我痛
我的母亲叫桂花
太阳从东南升起时,桂花
恰好开了第一树。与母亲同名的树
再过三天,母亲就八十岁
她若在,故乡就铺天盖地
的香
我就挽住她,像她当初牵着我
我们巡视东头五块小旱地
秋雨快来了,这块种上萝卜
另外四块,留着种麦、土豆、油菜
把春天种在村庄外
我还要在每块地头
种上一株桂花
让太阳落向她潮涌的香
土地与村庄越来越模糊
阳光一点点陈旧
遗言
岳母还是确诊了
腺癌,晚期
岳父十年前躺地头了。那以前
两老一直不在一条平行线上
都想当扳道工。天堂里
她想换个地方
早上去医院,看她安静地喝粥
——还是挨你爸那儿吧
吵架,还得是他。再说
他煨的汤,好喝
空门
3月19日,雨。妻子老宅
我们用这个日子为岳母作百日祭
从此,所有小行星失去核心引力
她是我和妻送别的最后一位老人
我们把她的魂灵挽留在人间百日
只是缓冲某种离心力
这屋子不会再有人视妻为孩子
也不再住重要的人
妻弟同他的家人进城了
两扇木大门,秦琼和尉迟恭守护多年
两位老人在那个地方
迎接过小行星和更小的行星
现在,轮到两个新星系挥手
作别一缕余光。高处一张遗照
与“天地国亲师”并列,并加速神化
我们默默火祭:所有祭品终成灰烬
少数火星在天空旋转
两扇老木门
撞过来,撞过去
钟摆
老岳父的大摆钟摆放在神龛左侧
白色的表盘,银色的摆锤
光阴纯粹。像岳母给小东西摇摇篮
它努力保持匀速,慢点也不要紧
岳父每个月给它上发条的时候
拨快一小时,居然也挺准
它和神在一起。我抬头就直面它的威严
它始终左右切入,“咔咔”作声
似乎在提醒:我是一棵树
它斧头一样砍过来,砍过去
每一下都木屑飞溅
年轮生长在表盘上
两位老人走了,斧头终于停下
它自缢在座钟的胸腔里
一个懂得拧紧自己的人
值得为之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