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版图上,"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千年诗句,正被一位新时代的"鱼水媒人"赋予全新内涵。作为鄂州市人大代表、惠生活电商负责人,王贵生以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深厚的乡土情怀,在湘鄂两省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地理与产业的合作桥梁,让"长沙水"与"武昌鱼"这两个地域符号,化作撬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

鄂州代表团赴长沙考察
十年电商深耕:从"占网为王"到产业赋能
自2013年创立鄂州惠生活电子商务公司以来,王贵生便将目光投向家乡农产品的数字化转型。他以"原产地探访"行动走遍鄂州乡野,从梁子湖的生态鱼鲜到沙窝胡桥的传统豆丝,从沼山的茶油到燕矶的绿豆糍粑,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销售网络,将鄂州味道输送到全国千家万户。十年间,他打造的"马上惠"品牌荣获农博会金奖,创建的"鄂州特产馆""消费帮扶馆"成为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重要展示窗口。

鄂州消费扶贫馆
在电商领域的摸爬滚打中,王贵生逐渐形成了"文化链+创新链+价值链"的三链融合理念。他不仅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包装并获得国家专利,更通过天猫、抖音等平台构建起"国潮礼"矩阵,让武昌鱼从"长江鲜"变身"网红货"。这种将传统美食与现代营销深度结合的创新模式,为区域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战略构想落地:从文化共鸣到产业共振
2024年,王贵生在市人代会上提出"长沙水与武昌鱼联姻"的创意,一石激起千层浪。他敏锐捕捉到两地在生态资源、文化底蕴与产业布局上的互补性:长沙水业集团依托株树桥水库打造的高端水品牌"才饮·长沙水",与鄂州千亿级武昌鱼全产业链形成天然契合。这种"好水配好鱼"的组合,既延续了毛泽东诗词中的文化意象,又为两地产业协同开辟了新路径。

签约仪式
为促成合作,王贵生提出建议,市农业局牵头组织鄂州代表团赴长沙考察,并推动长沙水业集团回访鄂州。在他的积极斡旋下,双方确立了"品牌共推、渠道共享、标准共建"的协作机制。2025年3月,"长沙水·武昌鱼"区域合作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鄂湘两省从传统产业互补迈向品牌共建的新阶段。通过整合长沙的营销网络与鄂州的产业链优势,两地正联手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构建"朝发鄂渚,暮至巴黎"的全球鲜活交付体系。
三产融合破局:从"一条鱼"到"生态圈"
王贵生的视野并未止步于简单的产品联动。在他和其他有共同情怀者的推动下,鄂州以武昌鱼为支点,构建起科技育种、数字渔业、冷链物流、文旅融合的全产业链生态。空港国际武昌鱼产业园、垂钓生态园等项目的落地,将"一条鱼"的故事延展至休闲旅游、文化创意领域;F3代"无肌间刺"武昌鱼的研发,破解了消费痛点,推动产品升级;花湖国际机场的物流优势,则让"长江鲜"实现"一日达全国、隔夜达全球"。
这种"以鱼为媒、以水为脉"的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通过文化赋能将地域特色转化为经济动能。正如王贵生所言:"我们要让历史文脉成为撬动消费升级的支点,让'鱼水互哺'的故事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王贵生积极参与武昌鱼相关活动
结语
从电商先锋到产业推手,从乡土情怀到战略视野,王贵生用十年时间书写了一个关于创新与坚守的时代故事。他促成的不仅是一次商业合作,更是一场跨越行政边界的协同发展实验。当"长沙水"与"武昌鱼"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交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品的联姻,更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图景。这正是王贵生作为人大代表的担当,也是新时代新农人的风采。
来源:林枫 洋澜湖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