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境界
文/ 铁裕
父亲的一生,经历坎坷,命运多舛。仿佛这一切,都是冥冥中的前定,他要在茫茫苦海中泅渡,要在平平仄仄的路上颠踬,要在人生的低谷里久久徘徊,要在仕途上大起大落。
父亲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在那个名叫八仙营的小山村里渡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光。也就是在这个小山村,父亲完成了他人生的蜕变:从一个生意人成为一个革命者;从一个富有人家的弟子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为国家干部。
然而,父亲的一生是悲剧性的。在他三岁时,族间的一个亲戚知道我的爷爷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道丰盈,就勾结土匪,将年仅三岁的父亲抢去做人质,向爷爷勒索五百大洋。
老实忠厚,一生行善的爷爷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一生积德行善,竟会遭人暗算。但为了赎回父亲,爷爷几乎变卖了全部的土地,用五百大洋,费尽周折,历尽凶险,才将父亲赎回。
父亲到了十多岁时,爷爷就教他学做生意。但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到外地做生意那是冒风险的,甚至是在拿生命做赌注。在做生意的十年时间,父亲多次遭遇土匪抢劫,几次差点丧命,但每次都侥幸逃脱。
在云南解放前夕,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遇到了一个地下党员。在那个地下党员的指引、帮助、开导下,父亲参加了革命。不久,父亲光荣的入了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此,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开始了他的仕途沉浮,也开始了他在各种政治运动中遭遇的苦难。据父亲讲,在那些运动中,他被划为右派、当权派、走资派,被批斗过三百多次,甚至差点被造反派杀掉。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他处处带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起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那战天斗地的年代里,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
父亲参加给革命后,他历经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运动;历经历了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历经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历经了肃反运动、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历经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爱国卫生运动、放卫星运动;历经了反瞒产私分运动、新三反五反运动、整内整社运动、机关整风运动;经历了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历经了文化大革命、三支两军、三忠于、四无限、学“红宝书”运动;历经了一分打三反、一批双清运动;历经了批林批孔、批林整风运动,揭批“四人帮”等政治运动。
在那种年代,各种运动像潮水般涌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为惨烈的是,父亲在反右运动和文革中,被一次次无情的批斗。但父亲凭着他的意志、忍耐,凭着他的体魄、胆量,在一个又一个的运动中挺了过来;在一次又一次的批斗中顽强的活了下来。老实、正直、忠厚的父亲,以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构造了一幅朴素而又深邃的人生风景,以自己大无畏宽阔的胸怀,以及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的心灵,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
历经风风雨雨的父亲,生活过得十分清贫。但在这清贫中,也有他的欢愉和乐趣,那是他在遭逢苦难和不幸后,流溢于生活中的一种超然、洒脱。只有历经逆境和品尝过人生酸涩的人,才会在风雨过后,以超然、从容的心境,对人生、对世事慢慢回味。
父亲虽然当过省政府秘书长及一些大大小小职务,但他的生活模式很单一,这似乎与他走南闯北,在仕途中大起大落,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迎难而上的风格似乎有些不相符。但是,在这单一中,他却像一支笔,不断地书写着苦难人生,吟咏着他曲折的历程,诠释着一个深藏于光阴中的主题。在这单一中,他完成了一个个人生的命题。因此,他的单一,只不过是他人生中的一种简约,也是他独特的一种生活方式。
父亲表面虽然有些冷漠,但却在内心绽放出如山似海的父爱,以及满腔的热情;
父亲虽然当过几十年的国家干部,但他总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以权谋私;
父亲虽然一生清贫,但他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
父亲还未退休时,总是不停地忙于工作,生活毫无规律,最终累垮了身体。他渐自消瘦、衰弱,最后,病倒了。
已晚年的父亲,总喜欢在黄昏散步,回味他坎坷的一生;在夜深人静时,父亲就坐下来,不停地写着回忆录。那潦草如风的字,一个个都是在倾泻他凄苦的心灵。有时候,他望月而低吟,那是他在思念母亲。
有时候,父亲的目光有些浑浊,那是他心灵在隐隐作痛,在思念因病去世的二儿子;而有时候他又流露出难得的笑意,那是他在庆幸自己这一生走的堂堂正正,两袖清风,人生中没有污点。
每当心境难过时,父亲犹如一棵被风吹得摇拽的大树,色泽暗淡,枝叶干枯。谁能知道,父亲的苦衷,在他的心海中,是怎样的翻滚、波涌;谁能知道,父亲的情感,在他的胸中是怎样的荡漾、奔泻;谁能知道,在父亲的脑海中,他又是怎样的牵挂、思念着那个支离破碎的家。
父亲一生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他从来不追逐俗世的荣誉,不强求利禄与功名;
父亲一生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但在他得意时不轻狂,在失意时不失志,在困境中不哀叹,在顺境时不骄傲;
父亲一生踏踏实实、谨谨慎慎,但他心胸宽阔、大度,从不斤斤计较。
父亲生前把一切荣辱得失都视为浮云。他说: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何必自寻烦恼?我们都是人间的过客,当有一颗从容淡、定的心,更何况自己是一名党员,必须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
与父亲在一起生活多年,我从他的身上读懂了他的境界,他的人生。
父亲正是以这种宽阔、坦荡的境界,携着一颗忠厚、无畏、善良的心,走过了山重水复的流年,走过了风风雨雨的85个春秋。
2025年4月5日。
文/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当代美文》等十余家平台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诗歌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诗歌报》《诗选刊》《边疆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昭通文学》《昭通创作》《乌蒙山》《作家驿站》《湖南写作》《昭通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中国人民诗刊》《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滇云文苑》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六千多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