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清明城隍巡礼赋
文/苏志文
序
岁次乙巳,时维暮春。黄河西来,紫气东临。观夫青城胜状,实乃陇右名藩。城隍出府,承三百年之祀典;万姓观礼,聚九重天之欢颜。余适逢其会,目眩神摇,感盛世之隆昌,慕民俗之淳良,乃作斯赋,以志不朽。
第一章·神威肇始
稽古青城,星分井鬼,地接崆峒。自雍正御宇,始立城隍。督府威严,统阴阳而治幽明;神功浩荡,巡阡陌以察忠良。三轿并出,效周礼之仪制;百役随行,法汉官之威容。旌旗猎猎,若天兵之下界;鼓角铮铮,似雷霆之震空。
神轿三驾,金碧辉煌。前导貔貅,后随鸾凰。左列判官,右立无常。日游夜巡,铁面无私照胆;赏善罚恶,丹心永耀穹苍。
第二章·巡游盛观
及至辰时正刻,庙门洞开。四百执事,锦衣绣裳。青城小调,遏行云于九霄;太平鼓乐,动列宿于银潢。前街迤逦,似游龙之戏水;校场回环,若彩凤之朝阳。观者如堵,摩肩接踵;欢声似潮,震瓦摇梁。
狄青故地,鼓震山河壮;条城新街,歌飞星斗移。老幼相携观盛事,士商共醉沐恩晖。
第三章·百戏呈祥
戏台高耸,入青云而接斗牛;丝竹悠扬,绕雕梁而驻浮云。秦腔激越,裂金石而贯日;陇调苍凉,泣鬼神而动天。非遗技艺,承先民之智慧;太平鼓乐,展盛世之欢颜。老者拈须而笑,童子雀跃而喧。
若夫鼓点铿锵,似黄河之奔涌;歌声嘹亮,如鹿谷之崔嵬。一唱三叹,尽显西北豪气;五音六律,俱含塞上风雷。
第四章·安防大观
红甲志愿者,似火如荼;蓝衣干警,如岳如渊。消防列阵,似天罗之密布;医护待命,若地网之周延。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举;民心警心匠心,众心相连。虽万人空巷,而秩序井然。
猗欤盛哉!警民同心如手足;壮矣伟哉!安防并重若金汤。
第五章·文旅宏图
今之青城,非复吴下阿蒙。高速通衢,贯东西而达南北;文旅兴邦,承古今而耀寰中。黄河文化,溯文明之滥觞;非遗瑰宝,聚匠气之精工。城隍巡礼,非惟循古,实为开新;岂独娱神,更在富民。
黄河九曲,育华夏之文明;青城千载,谱时代之新声。文旅融合,看今朝之盛举;城乡并进,待明日之飞腾。
终章·盛世咏赞
嗟乎!一城之盛,观天下之势。城隍出府,承古礼而焕新颜;万民同乐,继传统而开纪元。他日青城,必当乘高速之东风,借文旅之羽翼,扶摇直上,声动八荒。
歌曰
清明时节正初晴,城隍巡游百业兴。
古调新声传雅韵,非遗绝艺展风情。
黄河浪激千涛过,丝路云开万马鸣。
今日青城多俊彦,再书华章耀丹青。

(注:文中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简介:苏志文,网名东风第一枝。中学高级教师。中国诗词研究会、甘肃诗词学会、白银市作协会员。《白银区志》水川史料撰稿人。其《〈西厢调〉小曲》为白银市获得国家级非遗“曲子戏”。《白银民间民俗文化集》责编。诗词歌赋散见《中国诗词》《甘肃诗词》《黄河诗阵》《兰州诗词》《凤凰网甘肃》《大西北网》《澎湃新闻》《今日头条》《中华诗词学会城镇诗词》《华夏文明导报(白银周刊)》《商海诗潮》《中华诗赋集锦》《文化网诗词》《力军文学》《神州文学家园》《白银文学》《人文白银》《炎黄文学》《白银日报》《黄河文艺微刊》《全国百家经典》《青城诗词》等国家级和省市级报刊及网络平台。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