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大青山 (散文)
作者 王敏庭 (山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942年的春天,驻扎在我们莱西市南墅和招远市夏店以及莱州市庙后的日本鬼子,组织了“招莱掖”边区大扫荡。
三个据点的日寇,与黄协军包抄了我们萌山区抗日根据地,向大青山一带进犯。 八路军山东纵队独立旅团司令高锦纯部,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保卫刚成立的根据地,在小掖线上的荆家村南,无名高地上设立了伏击圈,重点打击莱州庙后据点的日本鬼子。
八路军的鞠维英连长,与指导员張玖同志,带领着“红色尖刀连”的战士,于凌晨3时,呈夜色顶风冒雪进入阵地,默不作声警惕地观察着庙后据点。
上午9点,战斗正式打响。“尖刀连”的战士们打的非常顽强,为掩护根据地的百姓安全转移,司令部命令将敌人引进大青山。
我部迅速占领了大青山主峰,把敌人压制在大青山西侧的小青山上,居高临下打击敌人。
一时间,小青山上硝烟弥漫,枪声大作。枪炮声和战士们的喊杀声,混作一团。 在激烈的战斗中,指导员张玫同志,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地牺牲了。连长張维英也身负重伤,不能走动。
他看了一下阵地周围,钢盔一片,知道很难冲出敌群。便大声喊来敌工科长刘汉青。
刘汉青一看,连长的小腿被炸飞,执意背他转移,可鞠维英连长死活不肯。他果断地命令刘汉青,带上文件包马上突围,把机密文件交到司令部。
刘汉青只得接受命令,接过装有文件的牛皮包,含着眼泪,看了看连长那失去的腿,扭头冲出包围圈。
只听身后的连长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随着一声爆炸,鞠连长拉响了手榴弹,同敌人同归于尽。
刘汉青赶回司令部,把装有机密文件的牛皮包,交给了高锦纯司令,完成了连长交给的最后一个任务。
1979年,刘汉青从中央组织部干部处,调任中共辽宁省纪委书记,职位不断升迁。
但他依旧不忘牺牲了的鞠维英连长,和指导员张玖同志。不忘记在大青山战斗中牺牲的其他战友。
为了祭拜战友,他每年的清明节,都来大青山祭祀先烈,从不间断。
1996年的2月22日,他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辽宁省沈阳市。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为人民工作到最后,依然忘不了牺牲了的战友。
他嘱咐女儿,把他的骨灰,撒到莱西市的大青山中。他要和牺牲了的战友们永远在一起。
在辽宁省民政厅工作的女儿,遵照父亲的遗愿,与莱西市民政局勾通后,从千里之外的沈阳,将父亲的骨灰,千里逃逃送回故乡莱西,让父亲终了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大青山。
当时,我任莱西市公安局大青山警区警长。我亲自为这位老首长,挑选了小青山边唯一一个没有名字的山头,将他的骨灰,撒进了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大青山里。
后来,征得市民政局地名办同意,将这个无名高地,命名为“汉青岭”。
时隔80年的今天,鲜红的“红色尖刀连”军旗,依旧飘扬在福建省泉州市某部的前沿阵地上。
党旗,军旗,是无数个先烈的鲜血染红的,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的流血牺牲換来的。鞠维英,刘汉青,张玫三位英雄,以及那些在战斗中牺牲了的烈士们,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我们一定要象他们那样,有作为,有担当,有理想,有信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让党旗永远飘扬。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王敏庭,1954年出生,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西关张家人。中共党员。先后任小学教师、乡文化站长兼大青山森林公园负责人。2001年7月任水集街道办事处史志办公室主任。曾荣获莱西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文物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文化厅“基层文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