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清明白园祭:千年诗魂映山河
2025年4月4日清晨,洛阳龙门东山沐浴在春日暖阳中。白园入口处,"乙巳年清明公祭白居易典礼"的横幅在微风中轻扬,与松柏苍翠的墓园相映成趣。这场由洛阳白居易研究会主办、洛阳诗词协会协办的文化盛典,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白居易文化研究者、白氏后裔及社会各界人士千余人参与。
9时许,工作人员开始紧张布场。白居易墓前两侧依次摆放着象征高洁的白菊花篮,音响设备调试出古琴《阳关三叠》的袅袅余音。摄像团队在最佳机位架设设备,准备记录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9时50分,主持人白江永引导来宾就位:凌波实验小学的学生们身着整齐校服,手持自制诗笺列于前排;年长者与敬献花篮代表神情肃穆,依次站定;台阶两侧则是来自印尼、西安等地的白氏宗亲,他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捧族谱静待仪式开始。
10时整,公祭仪式在庄严肃穆中启幕。主持人首先宣读仪程,特别提到为照顾年长者,今年调整为先集体公祭再行文艺展演。随后,全体来宾肃立,整理衣冠,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随着司仪"维公元二零二五年四月四日"的朗声宣告,公祭进入核心环节。洛阳白居易研究会、印尼白氏公会等十余家机构代表依次整理花篮,王恺教授登台宣读《祭文》,其声情并茂的诵读将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情怀与"兼济天下"的抱负展现得淋漓尽致。
10时40分,全体来宾向诗人三鞠躬。鞠躬毕,洛阳诗词协会鲍莹珂会长发表《白居易的法学成就》专题演讲,从新视角解读这位"法理大家"的历史贡献。随后,献花仪式开始,学生们手捧黄白菊花依次绕行墓冢,将鲜花轻放于碑前。当最后一位献花者归位时,香案前的朗诵台已亮起暖光。
11时整,诗歌朗诵会在古琴伴奏中拉开帷幕。凌波实验小学的学生们以稚嫩而铿锵的声音,集体朗诵了《赋得古原草送别》《大林寺桃花》等经典诗作。华豫文苑的老师们则带来《判词高峰》《遇永乐·香山白居易》等原创作品,将白居易的文学成就与法治精神相融合。最令人动容的是潘洛鸣、付宝峰两位老师演绎的《琵琶行》,其抑扬顿挫的声调与声情并茂的表演,让听众仿佛置身浔阳江头,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千古共鸣。
仪式尾声,主持人宣布礼成。人群渐次散去,但白园的诗韵仍在山间流淌。据悉,此次活动通过专业摄制组全程记录,将制作成文化短片向全球传播。正如现场一位白氏后裔所言:"我们祭奠的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种精神血脉的传承。"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白居易的人文光芒在新时代愈发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