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于我们村里来说,确实是大势所趋,谁都想靠它翻身、赚钱、实现“逆袭”。但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过一个基本的问题:互联网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明明是海外最早发明并推动互联网的地方,现在他们的使用强度和依赖程度反而远不如我们?这到底是他们不懂用,还是他们有意而为之?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背后藏着的是对社会发展节奏与文明程度的深刻差异。我们常说人工智能是未来,那请问又是谁发明的?新能源汽车谁先搞出来的?星链卫星又是谁先发射的?答案都不在我们村里,而是在那些我们口口声声说别人“落后”、“不如我们遥遥领先”的地方。我们口口声声吹着“技术领先”,可我们仔细看看,有哪些从0到1技术性是我们真正原生创造的?我们最擅长的,往往是“抄习”,是把别人的成果装扮得花里胡哨,然后再大声宣传我们有多牛、多创新。
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特斯拉没有什么“车上打火锅”、“全车躺平”、“一键换装”的花哨功能,也没有抄谁的外观,但它却是全球公认的最安全电动车之一。最近小米和特斯拉都出了事故,一个起火烧死三人,一个翻车飞几圈人却只是皮外伤。这是偶然吗?不是,我们上网搜一搜就能知道,特斯拉的安全性是普遍性,小米和那些遥遥领先的品牌汽车事故也则是普遍性。我们天天都在喊着遥遥领先,可事实上我们除了抄习领先以外,我们有什么领先呢?我想到的是我们的人情事故的奴性也领先世界。
同样的逻辑放在互联网更是如此。明明互联网是别人的发明,是推动教育、科研、效率和协作的伟大工具,但我们村里人现在却玩出了另一种风格,不是让互联网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引擎,而是变成了奶头乐、成瘾剂、精神鸦片。互联网原本是工具,如今却成了目的。除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除了流量,还是流量。
我们村里现在的人,每天不是在想怎么造出更好的产品,不是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天天琢磨怎么涨粉、怎么拍段子、怎么吸引眼球。我们现状变成没有流量的人根本就活不下去,有流量的人就成了“神”。我们已经从平台的使用者,慢慢变成了平台的工具,成为一颗颗被流量收割的数据种子。谁还会安心做产品?谁还会踏实做事?所有人都在追求“看起来红火”的热闹,却没有人真正关心价值和结果。
而那些原本可以真正改变社会的工具,最终反而成了制造愚昧、麻痹人心的手段。
我们这一代人正在亲眼见证一个荒唐现实:互联网没有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自由、更有效率,反而让我们更懒惰、更浮躁、更空虚,让愚昧无知的人变得更加愚昧无知。在这样的环境下,真正想干事的人越来越少,认真钻研技术、踏实做事的人,反而被边缘化;而那些制造奶头乐、拍烂梗段子、胡说八道的“内容制造机”,却成了社会新宠。
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我们天天喊着创新,其实没有人真正创新;我们喊着“拥抱互联网”,结果却是全民沉迷;我们说要建设数字社会,结果却成了全民娱乐至死的“奶头社会”。
互联网不是错,错的是我们对它的理解和使用方式。它本该是提高人类认知水平的工具,却被我们用来降低人类判断能力;它本该是赋能社会的手段,却变成了让人停滞不前的陷阱。
最可怕的不是“工具异化”,而是我们全社会对此的麻木不仁,甚至欣然接受。
继续下去,会怎样?我不敢想。但我只知道,如果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沉醉在“涨粉发财”、“爆款致富”、“蹭热度成名”这些虚妄泡沫中,我们真的只会越来越远离文明、远离理性、远离真正的进步。
而真正的互联网强国,真正的科技文明,正是那些看似“没我们玩得花”的国家,他们用互联网构建知识、推动科技、拓展人类边界,而我们却在用它造梦、做局、耍猴、卖艺。
这样下去的结果将是什么?人人都在制造各种各样的奶头乐来吸引人,这样的现象正在恶性循环的蔓延中,现在已经很可怕了,继续这样下去的后果真的不敢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不是制造奶头乐吸引人,就是被奶头乐给毒害的,这样的环境还有机会?还有未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