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流芳,笔绘新章
——省老年大学书法研究班王铎行书研习侧记
天 琮

在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宁静而充满墨香的一隅,一场别具意义的书法盛宴于4月2日悄然拉开帷幕——研究生班王铎行书阶段性书法作品展在班级内温馨举行。这场展览,宛如一扇窗,透过它,能看见学员们在书法之路上的奋进与成长,更能感受到他们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室内,一幅幅作品错落有致地陈列着,墨香四溢。此次所展作品,大多为临摹王铎行书之作。王铎,这位明末清初的书法巨擘,其行书风格独特,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章法变幻无穷,墨色丰富多变,似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而学员们在临摹过程中,也试图探寻王铎书法的精髓,将那份雄浑与灵动融入自己的笔触。
笔法,是书法的筋骨。走近这些作品,便能发现学员们在笔法上的用心揣摩。有的笔画如长枪大戟,刚劲有力,恰似王铎笔下的凌厉锋芒,那是中锋行笔的沉稳与坚定;有的线条婉转流畅,犹如行云流水,又似王铎书法中侧锋转换的灵动自如。从起笔的藏露,到行笔的轻重缓急,再到收笔的回锋出锋,每一个细节都倾注着学员们的心血。他们在临摹中领悟王铎笔法的丰富多变,试图掌握那八面出锋的精妙技巧,让笔下的线条富有生命力,或挺拔坚毅,或婀娜多姿。


章法,是书法的灵魂所在。王铎行书的章法,常以奇崛险峻而又和谐统一著称。学员们的作品在章法布局上也各有千秋。有的作品字与字之间顾盼生姿,相互呼应,虽为临摹,却营造出一种一气呵成的连贯气势,仿佛能看见王铎挥毫时的畅快淋漓;有的则注重疏密对比,将王铎书法中那种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布局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使整个篇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宛如一曲优美的乐章。在这黑白之间,学员们巧妙地构建着属于自己的书法空间,传达出对王铎行书章法的独特理解。

墨色,是书法的气韵。王铎对墨法的运用堪称一绝,浓淡干湿,变化万千。学员们也在努力捕捉这墨色中的奥秘。有的作品浓墨重彩,如饱蘸深情,尽显厚重古朴之感,每一笔都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沉淀;有的则淡墨轻染,似云雾缭绕,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还有那由浓到淡、由湿到干的自然过渡,恰似山间的溪流,时而奔腾,时而潺潺,为作品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生机。


在展览过程中,任课的牛荣老师犹如一位领航者,对近二十几位学员的作品逐一进行点评。牛老师目光敏锐,见解独到,从每一笔画的起承转合,到整个篇章的布局谋篇,再到墨色的细微变化,都给出了专业且细致的指导。他肯定学员们的进步与亮点,也毫不避讳地指出存在的不足,耐心地讲解改进的方法。学员们围聚在老师身边,认真聆听,不时点头,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书法艺术更高追求的坚定。

初学王铎书法,开始大多同学不太喜欢,认为这一片黑,那一片黑是败笔所致。经过牛老师多次示范讲解,慢慢对王铎书法那磅礴连绵的气势,如汹涌江河一泻千里,笔画间似有千钧之力。涨墨法下,墨色浓淡交融,营造出奇幻深邃的意境。字的大小、疏密、欹正变化无穷,看似无序却又暗合章法,仿佛在诉说着独特故事。深入品味,我和大家一样渐懂其将传统与创新精妙融合,每一笔都倾注情感。自此,我深深喜欢上王铎书法,沉醉于这独特艺术魅力之中。

笔者通过学习王铎书体,在笔法、章法、墨法等方面提炼总结了以下的几点学习体会,供大家学习参考:
笔法方面
1. 熟练掌握涨墨法:王铎的涨墨法是其书法一大特色。要深入理解涨墨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在书写时巧妙控制墨汁的浓淡、蘸墨量以及书写速度。当笔饱含墨汁下笔,在适当的纸张上,因墨汁自然晕染,笔画边缘呈现出朦胧而厚实的效果,增强了线条的立体感与视觉冲击力。需反复练习,把握好涨墨出现的时机与程度,使涨墨既丰富作品层次,又不破坏笔画的形态与结构。
2. 精细处理线条:王铎书法线条变化丰富,时而刚劲挺拔,时而婉转流畅。练习时,要注重线条的起笔、行笔与收笔。起笔可藏锋、露锋并用,藏锋含蓄,露锋果敢;行笔过程中,通过提按来调整线条的粗细变化,让线条富有节奏感;收笔干净利落,或回锋收笔,或出锋连带,为下一笔画做好铺垫。同时,注意线条的质感,力求写出如“锥画沙”“屋漏痕”般的效果,使线条沉稳且富有力量感。
3. 精准把握中锋运笔连带:王铎草书笔画连带频繁,在连带过程中,要以中锋运笔为主,确保线条的力度与稳定性。中锋运笔能使笔画圆润饱满,力透纸背。当笔画连带时,保持中锋状态,使线条之间的呼应自然流畅,一气呵成。若使用侧锋,虽有时可增添灵动之感,但相比中锋,容易显得弱而无力,所以在学习初期,应以中锋运笔连带为重点练习,待熟练掌握后,再适当结合侧锋,丰富笔法变化。需将这些笔法特点烂熟于心,经过大量练习,方能在书写时自如把控。
章法方面
1. 理解草书独特空间布局:欣赏与学习王铎草书的章法结构,不能以行楷书的标准来衡量。草书为了表达连绵的气势与情感的宣泄,一个字可以占据好几个字的空间,这是草书章法的特殊需要。例如,在一些长笔画或重要的单字上,王铎会通过夸张的写法,使其在整幅作品中凸显出来,打破常规的空间分布,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对比。要学会欣赏和运用这种疏密、大小、轻重的空间布局变化,使作品产生节奏感与韵律感。
2. 注重字组与行气:王铎草书中,字与字常形成有机的字组,字组内部笔画相互穿插、呼应,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同时,整行字要具有连贯的行气,如同一条无形的线将字组串联起来,使整行字虽形态各异,但气息相通。练习时,要注意字组之间的承接关系,以及每行字行气的贯通,通过笔画的映带、字的欹正变化等手法,让行气自然流畅,既富有变化又不失整体的和谐统一。
3. 把握整体虚实关系:章法中的虚实处理是王铎草书的精妙之处。实,即笔画密集、墨色浓重之处;虚,为笔画疏朗、墨色浅淡或留白之处。巧妙的虚实结合能使作品产生空灵之感,增强艺术感染力。如在作品中,有时会出现大片的留白,与密集的字形成鲜明对比,给观者以想象空间。要学会在创作中合理安排虚实,使虚实相生,如“计白当黑”般,让空白之处也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意境。


墨法方面
1. 丰富墨色层次变化:除了涨墨法,王铎书法墨色浓淡干湿变化丰富。书写时,要学会控制墨汁的浓淡调配,以及书写过程中墨汁的消耗。起笔时墨色较浓,随着书写推进,墨色逐渐变淡,甚至出现飞白,形成由浓到淡、由湿到干的自然过渡。这种墨色变化不仅体现书写的节奏,还能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在不同的笔画和字上,灵活运用墨色变化,使作品更加生动鲜活。
2. 墨法与笔法、章法配合:墨法并非孤立存在,需与笔法、章法紧密配合。笔法的提按、轻重会影响墨色的表现,如重按处墨色浓,轻提处墨色淡;而章法中的疏密布局也与墨法相互关联,密集处墨色可适当浓重,疏朗处墨色可稍淡。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王铎书法独特的艺术风貌。练习时要注重三者的协同运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找到它们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以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精神内涵方面
1. 体会情感表达:王铎的书法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其生活在明清交替的动荡时期,作品中既有壮志未酬的愤懑,又有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在学习他的书体时,要尝试去体会这些情感,并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书写之中。通过笔法的轻重缓急、章法的跌宕起伏、墨法的浓淡变化,传达出内心的情感世界,使作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模仿,更具有灵魂与生命力。

2. 领悟文化底蕴:王铎书法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他对古代经典法帖的研习深入骨髓,其作品中处处体现着对传统书法的继承与创新。学习王铎书体,要深入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文化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历史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王铎书法的精髓,在创作中展现出其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使书法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这场阶段性书法作品展,不仅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老年大学研究生班学员们书法学习旅程中的一个重要驿站。在这里,我们以笔为友,与古贤对话,在王铎行书的世界里探寻、领悟、成长。每一幅作品,无论完美与否,都凝聚着大家的汗水与努力,见证着我们在书法道路上的坚持与热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在墨香中沉醉,在笔锋间挥洒豪情,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我们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5年4月4日清明节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称号。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