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台上忆吹箫 • 清明泪雨静默流
作者:尹玉峰(北京)
天地何期?双亲走了,愁云覆了前踪。城廓地、连城泪染,喑哑喉咙。困惑阴阳两隔,想相见、梦也成空。日思念,夜伴寝灯,回味烟烽。
歌罢人间笑傲,谁与我,美哉书剑琴中。叹只叹、高堂不返,刀入湖东。挚友罗公又去,终幻化、笑貌音容。浪涛涌,心头结了莲篷。

↑作者尹玉峰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
下片——多重哀伤的叠加:"高堂不返"延续双亲离逝之痛,"挚友罗公又去"则拓展悼亡对象,形成亲情与友情的双重缺失。结尾"莲篷"意象尤为独特,既呼应清明时节的自然物候,又以莲子成蓬暗喻思念的凝结沉淀。
作品将私人悼亡纳入清明集体记忆:"夜伴寝灯"对应传统长明灯习俗,"回味烟烽"等意象,暗示个体命运与时代创伤的交织,赋予清明词更深重的历史维度。该词在传统词体框架下,以多维度时空叙事和复合意象创新,完成对清明悼亡主题的现代重构。
其情感张力既承袭李清照"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的婉转,又融合了孙俊霞"杜鹃血泪凝碧"的悲怆,尤其将"书剑琴中"的文人意气与"刀入湖东"的苍凉意象结合,展现了男性视角下的悼亡书写,突破婉约派主题,形成独特的抒情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