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八十年代"上甘岭″的战斗亲历
——忆84年步兵第31师91团在1175.4高地地区(八十年代上甘岭方向)的主要作战行动
作者:李跃坚
1984年对越自卫还击的收复“两山”作战期间,11军31师91团的“80年代上甘岭”方向经历了出击作战、防御作战、奇袭捕伏、战役佯动、拔点作战、抗敌反冲击等作战行动,与友邻各部队密切协同和配合,坚守住了天宝方向第一道国门。全团官兵展现了坚忍不拔、敢打必胜的信心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精神。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宁。
1984年“两山”作战初期,昆明军区命令步兵第91团(欠100迫击炮连、4个步兵混编排、2个通信班)担任军区预备队,主要任务是:随时准备支援老山、者阴山方向的拔点作战和防御作战。
1984年8月初,陆军第11军接替14军老山方向防御和指挥权后,即命步兵第91团接防1175.4高地地区防御和出击越东山方向的作战任务。
🔺91团作训股长李跃坚(中)在团
指制定作战方案
出击作战:占领对老山方向防御威胁最大的越东山地区
7.12以后,越军在其东山方向活动频繁,除增派防御力量和特工外,在该地域开设了数个炮兵、步兵观察哨(所),全天候监视我老山、662.6方向行动和纵深炮阵地、指挥所、后方配置地域,并频繁指挥炮兵对我各前沿和纵深目标、交通线实施炮击,对我整个老山地区防御造成严重威胁。
8月5日-6日,91团第一批接防分队和出击作战分队依次进入军指定的待机地域——豆豉店。
8月15日步兵第一营及配属分队、团侦察分队、工兵分队进入1175.4高地,组织构筑指挥所和在越方一侧秘密开辟通路。
8月16日-23日,91团1营、2营、炮营和团后勤利用夜暗或大雾分批进入1175.4高地、8号阵地、片马地域各阵地,全面接替边防团在该地域的防御和作战指挥权。
8月24日团侦察排前出占领13号高地。
8月25日步兵第3连及配属分队秘密向前推进占领13号高地及附近有利地形。
8月26日10:00,在各级炮兵的掩护下,步兵第一营三连、团侦察排及配属的团82无后座力炮连第2排、营属机枪连、团工兵排1个班、师防化连喷火三具组,以秘密和强攻的手段相结合,分两个方向攻占-16号、-21号、-22和913高地。完全占领和控制了该地区各制高点,完成任务后攻击分队就地转入防御。
此战摧毁了敌在该地区的各种观察哨所,使其成为瞎子、聋子,极大地减轻了各防御部队的敌情顾虑。
9月4日-6日侦察排组织设伏捕俘。
8月以后越军在汉阳地区活动频繁,为及时判明越军在我当面的敌情变化,准确掌握其兵力部署、工事构成和火力本系。团根据军前指命令,团侦察排采取秘密设伏的方法,在212前沿地区伺机进行设伏捕俘。抓获俘虏一名。
换防和组织向汉阳地区出击作战准备
9月10日步兵第1营1连接替3连在1175.4高地和8号阵地的防御,6连3排、团工兵一个,进到8号通路继续排雷和控制通道。2连进到偏马村附近待命,随时准备支援1连和边防15团一线连的防御。
组织战役佯动
10月23、 24日,团奉军前指命令,组织了“向汉阳地区出击作战”的战役佯动。
为进一步查明当面之敌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系及下一步可能的行动。团以少量步兵、炮兵、通信兵、工兵在6号阵地至8号阵地之间实施兵力佯动、火力佯动、无线电佯动。制造我军要向船头河东岸大规模进攻的假象,造成敌人错觉,迫使其作出相应的反应,为我前沿和纵深各类观察、侦察哨所采取各种手段查明敌情创造条件,为下一步执行出击作战任务提供资料和依据。
攻歼A1据点之敌
当面之敌(A1据点)为越军266团5营5连一个加强排。在爬颔、412高地、汉阳地域组织防御,担任前方警戒和观察任务。企图长期控制13号界埤及附近地区,威胁我老山方向那拉口子的翼侧安全,并作为向我实施渗透、袭扰和大规模反扑的跳板。该敌阵地已具有较坚固的防炮设施和较完备的射击工事,前沿前设有防步兵混合雷场和数道一列装铁丝网。
11月3日16:00,我团步兵第1营、2营各一部在炮火支援下,向越A1据点发起攻击,战至4日凌晨全歼守敌,并粉碎纵深之敌数次反冲击。5:00奉军令在该地域设置爆炸性障碍,完成任务后封闭通路撤回归建。于10时前攻击分队全部撤回8号阵地及以北地区。
1175.4高地地区防御换班
根据军前指命令,陆军第42师(甲)1团步兵第2营、炮兵营于11月22日和25日分别接替我豆豉店配置地域和1175.4高地地区防御阵地。并于27日24:00向接防部队移交指挥权。发生在现防御地域内的一切战斗指挥。91团各防御和出击分队逐次撤出阵地,转为军区预备队,由陆军第32师领导。
作者:李跃坚,昭通军分区原司令员退休,大校军衔。1984年任91团作训股长期间,亲历和制定了91团在1175.4高地方向的作战计划和方案实施。
编辑:艾宗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