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祭
谢卫
又是一年清明至,今年的清明节是癸卯日,卯属阴,阴阳交叉,这个时候太阴之气达到了鼎盛,而且今年又是双春青蛇年,有两个立春,又加上闰六月,三阴三阳,非比寻常,是180年来最特殊的清明节。因是之故,据说今年的清明节“上坟”有许多禁忌,不过很抱歉,我这里不是想借民间的“说法”来贩卖焦虑,我最亲的亲人都安葬在遥远的江苏常州老家的天府灵园,即便没有这么多的“禁忌”,我也不是每年的清明节都回老家“上坟”的。这么说起来,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另类”?其实不然,我们“上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一种祭祀,一种缅怀,一种寄托我们对亲人的哀思?既然如此,换一种方式,比如像我现在这样,先宁静肃穆地端坐于书桌之前,让思念的目光穿越窗口,穿越时空,去默默追寻遥远天国的亲人,去默默回顾他们生前的点点滴滴,去默默诉说对他们的缅怀和想念……然后将这份真挚而又凝重的情愫诉诸文字,使之成为悼念与祭祀的篇章,然后遥寄给天国的亲人们,这种方式,难道不是一种既情真意切又洁净环保的清明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年的清明祭,虽然没有细雨如丝,烟笼远山;也没有手捧鲜花,携纸钱香烛,踏过湿漉小径,去亲人的骨灰安放处,随着纸灰随风起,散作白蝶时,喃喃低语,但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心中庄严肃默地燃起一柱馨香,用心用情地去擦拭着心里的那一座座墓碑,然后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将书写好的缅怀与思念,以及内心深处对已逝亲人的那份眷恋和不舍,统统通过互联网这座桥梁,直接发送出去,借此让生者与逝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并借此告诉他们,虽然他们早已去了天国,但他们生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包括他们的音容笑貌,却依然时常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正因如此,我们才将对他们的思念、回忆,化作一行行文字。书写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情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在纸张之上。每一个字都是我们对他们的思念之情的凝聚,这种祭拜方式,虽然没有传统的那种祭祀显得有仪式感,但这样书写的文字,却有着超越时空限制的力量。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去表达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换言之,当我们书写哀思时,我们不仅仅是在回忆逝者,更是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们通过这种文字书写,可以更深入地去梳理我们与逝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去探寻那些也许曾经被我们忽略的情感细节。竭言之,这种书写也是对传统文化中尊重逝者、缅怀先人的一种传承。它以一种新的形式,延续着清明祭的内涵。这些心情文字可能会被保存下来,成为家族文化或者个人情感记忆的一部分,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传承下去。它们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对逝者的思念与敬重。所以,书写心情文字,寄托哀思,在这个清明时节,如同一种无声的祭礼,献给那些已经远去的灵魂,让他们在我们的文字中永远鲜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