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
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
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
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
酌茗聊代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4月4日至4月6日放假,共3天。而且清明节假期,高速公路免费。 免费通行时段预测4月4日00:00至4月6日24:00。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


这一时节,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清明前10日后8日及清明前后各10日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清明出行时应穿舒适、透气的服装和运动鞋,避免穿着不合适的衣服、鞋子(如高跟鞋)因为这会让整个行程变得不舒适或增加身体负担。

不要忘记带上防晒霜、遮阳帽以及雨伞,注意防晒和避雨。同时携带足量的饮用水和食物,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饮食和休息。

踏青时要认真听从导游或者当地居民的建议,不越过禁区、不擅自攀爬山峰、不随意践踏花草树木、不在危险区域玩耍以及注意身边行人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