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国荣
韶山冲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诞生地,也是起源于中国革命之摇篮。为了追寻伟人当年留下足迹!甲辰年10月中旬我和俩堂弟及弟媳一行5人伴随着福建莆田《康辉旅游团》进行为期6天湘江之旅。
韶山冲这座充满诗情画意小山城,宛如一颗耀眼的璀璨明珠,毗邻驻地有着“三湘四水”著称而远近闻名。它不仅充分展示了湘江境内独特的地理位置之特征,也承载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景观优美,四周群山环绕,恰时正是晚秋季节,空气中弥漫着爽朗之气息;似乎旅途疲惫消失殆尽,顷刻间亦能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游客们沿途一路兴高采烈,欢歌笑语,俯瞰湘江大地,山川毓秀,景色迷人;心无旁骛紧跟旅游团队,弯弯绕绕不知走过多少路程?才到达伟人的故居——韶山村。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中的当今中国第一风水宝地?完全是神人造化,独一无二,一个本不起眼的小村庄,竟有如此造化弄人之神功,孕育了一代伟人——毛润之千古明君。此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威名远扬,国之甚幸,民族之福也。
可以想象这座小小山城,有着它独特的地缘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承明君之懿德,体现毛氏家族上下,心怀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立志投身报国,造福于民,为中国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美赞歌。而这种备受景仰革命传统教育,对其当代年轻人来说,那是何等之重要,堪当为之努力奋斗的时代楷模。所以革命乐观主义的意志教育必将激励和吸引无数国内外友人,广大的旅游爱好者前往此地探究,且长盛不衰延续至今,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华夏盛世,沧桑巨变,着实让伟人子民们倍感由衷欣慰与自豪。
回顾毛伟人在各个时期走过的艰难困苦战斗历程,想必知晓中国近代历史者恐不难明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的点点滴滴,每一宗每一页都像一本厚重的书籍,浓墨重彩写满了中国故事,唱响世界未来。
纵然是此次湘江一游,对我而言可谓是感慨良多,虽然一路美景伴我去远行,但还是满心期待,终于得尝所愿,尚能亲眼目睹伟人故居之雅兴。可见伟人故居坐南朝北,土木结构,土砖青瓦,呈“凹”字型款式,故居大门门楣中间上悬挂着一块大匾,“毛泽东同志故居”,几个金灿灿大字,左右旁边红旗招展,瞬间映入游客眼帘,而不难看出一行熟悉的字迹乃是邓小xx于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的,光彩夺目。
眸揽故居表面据说在文革时期部分文物虽残遭破坏却早已恢复之原貌。当日参观故居者居多,络绎不绝,但队伍还是有条不紊,我们与众多的游客一样,紧跟导游小姐聆听纪念馆讲解员介绍,伟人就在这里艰辛茹苦地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围绕他的成长过程,比较系统地给予我们上了一课。然后边走边听不知不觉之中就走进了伟人一家大厅卧室书房,耳濡目染了各个大小房间,院内院外周围环境干干净净;不同款式的老旧家具排列着整整齐齐,管理模式有条不乱;每一处绿色通道星光璀璨,灯火通明;水泥铺设的路面四通八达,酷似诸多博物馆;展厅图片各种设备齐全,任凭观赏者参阅。
随着讲解员滔滔不绝的介绍,从人群中走出左侧转弯处抬头可见石壁上镌刻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几横耀眼而又熟悉的诗句,仿佛一下子让我想起少年时代伟人追求革命真理,沿着马列路线,开天辟地,书写出少年胸怀家国情怀的雄心和壮志。
而这种努力走向民族复兴的正能量教育,正如前人留下优美诗句那样,一轮红日普照大地,让普天下劳苦大众,翻身农奴得解放;换来了“山青青哟水清清,华夏宝地韶山村”。“日出韶山红彤彤,太阳就是毛泽东”。或许这种质朴语言表达正符合伟人一生为国为民的真实写照。
与此同时同样也记载着民间常流传的一首喜闻乐见的歌谣:
“韶山冲星出伟人,红旗漫卷九州春”。“松柏长青伴英烈,永来长歌颂伟人”,又一次彰显了伟人一生光芒照人,为人风范之真谛。
毫无疑问此诗句是诗人笔下对伟人赞美抒发情感之作,也是对主席一生高度评价与肯定;正印此景,大气磅礴,大有气吞山河之势,开篇震撼,道出了伟人的英明无比和地地道道旷世明君之美名。
纵观历史,从古到今超凡与超俗的明君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几百年不过才出一个,伟人是被各国政要,人民大众公认集多家成份于一身的好领袖,伟人的丰功伟绩,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令无数国人所折服,佩服的无体投地,愿伟人的精神旗帜永立不倒,皇恩再造,后人追思,永远铭记于心与怀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