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明 祭
文/张文革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清明节最早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距今已有超过2500年的历史。这一节日不仅是祭祖扫墓的重要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感受春天的好时机。清明节的名字来源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寓意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清理杂草、整理墓碑,献上鲜花、食品等供品,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敬意。
今天是2025年4月5日清明节。同时,也是父亲去世63周年、母亲去世37周年。
以往,我都会和姐姐妹妹们一起去长春息园去给父母扫墓。自去年5月29日这一天,我们将妈妈的骨灰撒入黄海“送妈妈回家”的那一刻,再也不能去息园祭祀了。
随着网络发达,让我们体验在网上祭祀父母的感觉。通过线上方式祭祀父母,跨越时空表达儿女的思念。
清明时节,思念父母之情如潮水般涌来。愿我们的父母在另一个世界里,没有离别,没有遗憾,只有无尽的幸福与祥和。我们会继续努力生活,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也希望二老在天堂能感受到我们的爱与牵挂!
写于2025年4月4日清明节

【作者简介:
张文革(笔名老革)、老三届知青。
现为:长春市朝阳区作家协会会员、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虽到古稀之年,仍酷爱文学。
人生宗旨:在文字里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安度晚年!】

文字、编辑、制作: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