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田中学赋》
在县门街北的晨光里,
在向阳路南的暮色中,
一座学府静静生长,
如文峰塔下未眠的星。
(一)
一九三七年的枪声渐远,
有人用豁免的枪款,
在城守营旧址,
种下六间板楼的春天。
灞河水记得,
那年初春,
第一粒读书的种子,
如何破开冻土——
从此滋水两岸的子弟,
不必再望断他乡的月光。
(二)
我们数过十九任校长的白发,
数过八十六载迁徙的脚印。
当省直管的铜牌映亮青砖,
四千个少年的书声,
正穿过马缨花的火焰。
我看见:
实验室玻璃窗上的晨曦,
假山石苔痕里的年轮,
老城墙残段上,
每一道皱纹里,
都蜷缩着未说完的故事。
(三)
唐长红的飞机掠过校旗时,
陈光华的论文正在图书馆泛黄。
费秉勋的易学讲义里,
夹着马兴维的粒子轨迹。
而讲台上,
粉笔灰落成雪,
落成农机班的油渍,
烹饪房的炊烟,
落成高考红榜上,
永不褪色的朱砂。
(四)
白杨树记得所有离别——
那年垂柳系不住行囊,
女贞子坠满蓝衬衫。
如今新校门向西敞开,
老柏树仍用年轮,
默写丁丑年的建校章程。
看哪!实验楼前的蒲公英,
正带着古城墙的耳语,
飞向比文峰塔更高的天空。
(尾声)
让我们以灞水为墨:
这所永不毕业的学校,
每块砖都是活着的碑文,
每片叶都在续写,
1939年那个未完的,
春天的开头。
二《蓝田中学赋》(五言抒情长诗)
灞水涵灵秀,文峰毓翠微。
城北弦歌地,乙巳沐春晖。
忆昔丁丑岁,阎公启黉扉。
营垣旧址上,板楼风雨巍。
己卯仲春里,雏凤始初啼。
滋水第一庠,从此梦可期。
辗转北迁后,庠序渐丰仪。
壬辰设高中,杏坛展新姿。
四千青衿子,十九掌灯师。
薪火传不尽,松柏愈苍枝。
绛帐春风暖,德馨润玉圭。
穷经探幽邃,格物悟玄机。
马缨红胜火,女贞绿满蹊。
白杨环绛帐,垂柳拂书帷。
尤记当年景:苔痕上阶碧,
假山涵古意,残垣卧斜晖。
实验室前路,琅琅伴鸟飞。
多少晨昏影,至今绕梦帏。
英才如星灿,寰宇展锋芒。
唐公擎重器,陈子著华章。
费氏穷易理,马生探穹苍。
桃李成国器,薪火永流芳。
今见崇楼起,西门换旧妆。
林荫深几许,犹带墨花香。
天地存正气,师道自泱泱。
润物三春雨,无声万木昌。
颂曰:
灞水歌新韵,文光射斗牛。
蓝缕开先路,乙巳八六秋。
蟾宫折桂日,凤藻耀神州。
薪传终不绝,长风送云舟。
一,注年代农历名
乙巳一2025年
丁丑一1937年
己卯一1939年
壬辰一1952年
十九掌灯师指十九届历任校長(即第一把手)
八六指从1939正式招生开学上课到2025年历经八十六年
二,注:主要人物姓名
①有人指阎公,阎茂山
②唐公指唐长紅
③陈子指陈光华
④费氏指费秉勋
⑤马生指马兴维
⑥桃李揩李宝义
。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