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们都到双凤山给爸爸扫墓去了,我独自静静地躺在床上,望着窗外晨曦,一股莫名的遐想涌上心头。

老伴陈守惠,1917年出生于河北栾城,完小毕业。1933年参加工作,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不居功、不伸手,甘当人民的老黄牛。同志们都称赞他是个好老头。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疯狂扫荡,到处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斗争非常残酷,老陈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巧与敌人周旋,为栾城县的抗日斗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1年3月,栾城县手枪队经不住环境的残酷、敌人的诱惑,投降了。县委研究,老陈是共产党员、抗日坚决,又是本地人,环境熟悉,决定派他潜入敌占区去做争取工作。当夜老陈冒险前往,找到手枪队指导员程书楷,与之商量决定:为确保安全,白天隐蔽,第二天夜间招集手枪队队员开会,开展说服工作。天亮后,老陈发现程书楷悄悄的出了村,这引起了他的警觉,立即转移到邻村。果不其然,程书楷引领宪兵特务,回村捉拿老陈,幸亏他转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老陈身材灵巧,上树爬墙、越脊穿房,有超人一般的本事,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来对付敌人。一次反扫荡战斗中,县长刘劳之负伤,老陈不顾个人安危,和其他人一起,背着刘劳之,巧妙地摆脱了敌人的追捕,安全转移到几十里外的豆妪村,包扎掩藏养伤,直至全愈。至今刘劳之念念不忘,称老陈是:“我的救命恩人”。 在抗日战争最难苦的年代,老陈以大局为重,不惧艰险,多次临危授命。栾城县地处石门东南隅,二区于县城西北角,紧领敌占区,全县残酷环境之最。1942年,县委决定调老陈到二区任区长,他二话不说,毅然前往,在县委领导下,带领全区人民,为栾城的抗日斗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全国解放后,老陈转移到了经济战线,历任石家庄人民银行副行长、保险公司经理、工商局局长、税务局局长。1956年中央党校毕业后,任河北省干部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工作环境变了,地位提高了,但老陈克己奉公、艰苦朴素的本色,始终如一。 
左起:姐姐.爸爸.奶奶.弟弟.妈妈.妹妹和我

老陈生活中从不搞特殊化,在各个部门都是和职员一起吃大食堂,吃饭从不挑剔,不曾有半点浪费。他从来没穿过皮鞋,即使是新买的布鞋,也要先拿到街上钉上鞋底再穿。老陈不讲究穿戴,很少买新衣裳,八八年我强行和他到商场做了一身毛料中山装,但他舍不得穿,九四年去逝后作了寿衣。老陈病重住院后,医院给他安排套间,但老陈坚决不同意,让我找医院换到普通病房。想到这些,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心痛酸楚!老陈啊老陈,你的一生正如你去逝后亲属挽联所题:终生清廉,万世流芳!
老陈,你知道吗?你走后这十几年,我们的生活真的大变样了,首先说说我的工资,我现在一个人的退休金,就超过我们过去俩人工资之合的二十多倍。你更想不到,咱们四个子女中,已有三个人住进了颇具规模、宽敞明亮的高层新居。过去做梦都想不到的东西,现在成了现实,这都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的成果啊!假若九泉有知,你一定会为此万分欣慰的。
老陈啊,你劳苦一世,假如能和我共享今天,不是更完美了吗?当然,今天向你倾诉心曲,不过是用幻想来安慰自己罢了。斯人已去,音容难再,怎能再有心灵的沟通?安息吧老伴,我和儿女们一定会继承你的优良品质,乘着这改革大潮的东风,为创造更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你的老伴:高哲光
2010年清明


父亲:陈守惠,1917年2月出生,完小毕业,1933年参加工作,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行政12级。1994年6月病逝。
1956年父亲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受到毛主席接见

母亲:高哲光,1924年3月出生,小学毕业。1940年参加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政18级。2018年12月11日病逝。
母亲(左)和战友摄于河北河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