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4286 相聚太原城(——《荣河纪行》(注2)节选)作者║吴熙禄(莱芜)

相聚太原城
——《荣河纪行》(注2)节选
作者║吴熙禄

导语:莱芜吴氏现代名人,我所知道的除吴伯箫、吴冶山外,(注1)还有荣获“新中国体育运动开拓者”称号的吴懋富。清明节来临之际,特节录下文,以表对家族已故精英的缅怀。——吴熙禄
五月二十七日早六点半,我坐上了开往太原的长途汽车。
这是我寻访山西的最后一“站”——到太原会见在前提到过的二支族人懋富侄。
吴懋富,山西省举重运动员、中级举重教练、国家一级举重裁判;后任山西省举重协会秘书长、副主席兼技术顾问。被授予“新中国体育运动开拓者”光荣称号。《光辉岁月·中华儿女荣誉档案》、《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两部书中均介绍了他的事迹和贡献。同时,他作为“二十世纪影响翼城的重要人物”被载入《翼城百年记忆》一书中。

三年前,在六修族谱中,经族人介绍,我与他取得了联系,并先后寄去几本书。虽未谋面,然未断书信电话,可以讲是神交已久。这次荣河寻访,我们在近年中就商议过数次。懋富与翼城的族人对于我寻访荣河、撰写来朝公传记、重修家祠的打算和设想深表赞同。由于他住地离寻访地很远,又患腿疾行动不便,寻访前他就通知了同事李林旺同志,待我到时予以协助。此次寻访,李林旺老兄的协助功不可没。所以寻访结束后,会见懋富不仅是为了神交已久的爷们见面,相聚啦啦寻访祖上从政地的见闻和感受,也是双方共同的期待。
上午十一点多,车行近太原。由于懋富腿有伤病,临行时我已在电话中谢绝他到车站接我,由我“打的”到他住处。但是快到太原时手机响了,懋富通知我他要到车站迎接。我一再婉拒,他还是坚持到车站接我。没办法,这自然是因为我初来乍到、人地生疏的缘故吧。
十一点半我在太原汽车站下车。神交已久的爷们就要见面了,我脑海中猜测着懋富的摸样。原来认为,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寻找一个从未见面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起码要打量眼前的很多人。然而我刚迈进出口大厅,就见一魁梧的老年男子手执红纸(供我辨认的标志)向我打招呼。我应声一看,啊,懋富!由于他在书中见到过我的照片,一眼便认出了我,而我一看懋富的长相,与我听他在电话中浑厚的声音所想象的模样毫无二致。真是一见如故!
爷俩两只手紧握在一起。这是大支、二支的族人的一脉,在分开一百二十多年后,二十世、二十一世叔侄在太原汽车站见面!
这是名门望族的凝聚力和景仰七世祖来朝公的家族信仰使我们相聚。爷俩的见面可以说是家族史上庄严的一幕!背后是莱芜、翼城十几代族人的向往,也是一部家族悲欢离合史!
我们“打的”上车。看着懋富走路上车吃力的样子,我对他说:“不是说定了不让你来接吗?”他言途中有地段修路,需要绕道,怕有麻烦,还是来接塌实。
中午,我随懋富来到他的住处——解放南路住宅小区五一一号体工队宿舍。周围是一排排高楼,懋富一家住五号楼一层。下车一看楼况,与我想象中的居住条件大有差别。眼前是一幢比较陈旧、老气的楼房。我想要是在山东,一个省举重协会秘书长、副主席,居住条件恐怕要比这好得多!
下车后,住在一起的家人——懋富妻郝玉英、三儿媳省举重冠军齐小琴、孙子会乐,一起出来迎接我这个素不相识、却又熟知,这几天来使她们惦念的长辈。从信封上抽象的通讯地址到具体的住处,加上数天晋西南的寻访,走进客厅落座沙发,真有点回家的味道!莱芜吴氏近百年中迁徙到外地的有多少,懋富住所是我有生以来走进外地族人的头一家!

“老家”来人啦,一家人心中自然是热乎乎的。由于我居长辈,懋富夫妇虽说年长我十来岁,对我这个族叔还是毕恭毕敬,这使我多少有点不好意思。未几,懋富从卧室中拿出一页纸向我展示,我接过一看,原来是他从族谱中把我一家人的世系抽出来单列,上从来朝公、八世祖鸿渐公直至我孙子中阳,十六代人一目了然。此举,显然是懋富对我这个大支族叔的重视,更是对我耿耿于家族信仰、尽力传承吴氏文化的肯定。应当说,这是对我的最高礼遇!
懋富膝下三子一女,长子修成,次子修义,三子修军,一女修丽。现在与三子修军住在一起。不多时,在省体委工作的修成过来,一家人齐忙活,置办酒菜为我“洗尘”。入座前我们合影留念。

就座后,懋富拿出一瓶保存了三十多年的竹叶青酒,代表一家人致欢迎词——欢迎我这位族人来到山西太原。我说来太原是这次出行的必经一“站”。此次寻访之所以我身孤心不孤,原因之一就是有一家人在山西!这也是我行前一再让家人不要牵挂的基本理由。
品尝三十年老酒,回味上百年家族离合,举座感叹!
据懋富讲,他们这一支十七世祖吴德修于光绪十二年(1886)携家带口从老家莱芜鄂庄西行,逃荒要饭到山西翼城,最后在该县北常庄落户,到孙辈已历七代。懋富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二。兄弟五人中老四懋圣、老五懋祥也是学有所成之人。老四懋圣自学成才,成为地区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在翼城画大型毛主席肖像而驰名一时,其艺术功力胜过重点大学美术系的毕业生。尤其值得族人称道的是,懋圣于一九八八年根据当地族人保存的莱芜吴氏四修族谱,精心绘制了莱芜吴氏从始祖到十七世的支系一览图(《吴氏族谱世系图》)。该图横长一百九十公分,高七十五公分。图中所载,除四门从略外,三大支上溯下衍各支系至十七世一目了然。世系历历,列祖列宗齐观眼前。
在图中我很快找到了我高、曾祖的名字。在外地看到本族以至本家世系图,那种怀祖敬宗的亲切感,在当地是体会不到的。从《吴氏族谱世系图》七个大字和密密麻麻却精致有序的支系连线可以感触到,散居异地的莱芜吴氏族人,不管离老家多远,心里永远装着老家莱芜、古嬴吴氏。此图饱含着懋圣侄的心血和山西族人对宗族的拳拳之心以及对故土的向往。万分可惜的是,此图的绘制者懋圣已于一九九六年去世!留下这张图,足以使懋圣永垂族史,值得族人世代怀念。老五懋祥为翼城县模范教师、县书法协会会员,当属本地知名人氏。(后来获全国奖项)作为长辈,我不能不提到,懋富妻郝玉英,几十年一直在家务农,侍奉公婆,直到近年才迁到省城,为丈夫事业的成功作出了很多牺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孝媳!
我在懋富家待了三十多个小时。之间,除了爷们思想交流外,绝大多数时间我在阅读翼城县送给懋富的《翼城县志注释》,对有关明代的内容作了笔记。这对于以后写来朝公的传记有一定的帮助。其间,我受到了一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照。七十多岁的懋富,拖着行动不便的伤腿,一口一个“叔”地叫着,隔不时为我倒水送水果。其子修成,托人为我买了卧铺票且分文不收,一再说为家族尽点心意,临走还给我带上了两瓶中国名酿——山西汾酒。其三媳齐小琴,行十几里送我到火车站,直至找到票位方辞别离去。

火车下午七点二十发车。随着火车的启动,手机中传来懋富的问讯,一表对我归程的关切,二是再一次道别。“再见了,山西一家人”!我身披荣河黄土,怀着对山西族人的情感,踏上走向山东的归程!
人出行,特别是到陌生地的时候,前程中太多的未知数使人想的很多;而归来呢,由于行程一目了然,只是合计着几时到家了。所以归程是单调的。说来也巧,也许是先人冥冥中的安排吧,周围卧铺的乘客是泰安矿院的三位老师。他们一听我的口音,就知道我是个莱芜人。我们啦得很热乎,这又使我归途不孤。
这一夜,列车沿着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的顺序——太原、石家庄、济南,穿越三地,凌晨四点,火车到达济南车站。下车后我们几位转乘火车到泰安。七点多我坐上了直达莱钢的汽车。
周而复始。近十天的寻访,沿顺时针方向,画了一个大圆:起点、终点都在泰安。此处也是来朝公赴任荣河、告老还乡的必经之地。黄河、泰山作证:作为七世祖的第十四代孙,我实践了族人四百多年的向往,圆了古赢吴氏的梦!
2025年4月2日整理
注:
(1)吴冶山,莱芜南冶村人。21世。抗美援朝时期的铁道军管局政委,后任铁道部副部长。
(2)作者写的一本寻访纪实。2007年12月印刷。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 驼铃】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