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583》「飘舞的剑」(7764辑)

晨间寄语
人的记忆很奇特。有些事,你刻意去想,怎么也想不起来。尤其是老来的人,刚刚想起要去做什么事、拿什么来着?到了目的点,却不知来干啥,又回到原点,哦、又想起是啥是啥。有了触动、想要、需求、原因,这种随想随忘才能被重新唤起。这是步入老年人的特征之一。然而,此般现象对触景生情一词,有了很好的注解。小因小果、大因大果,没有原因,便没有结果。
清明节的社会活动,一定要祭扫烈士陵园。大的国家机构,如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教委等,不仅要发起,还要带头并监督执行。因为这一活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不仅让我们又想起几十年前的孩提时代,扫墓,意味着要忆苦思甜、听讲革命传统。
从全国的层面讲,小城处于祖国大西南一隅的偏远山区,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争洗礼。但是,全国解放后,很多解放军战士在大的战役里完胜过来,却牺牲在看似不起眼的小地方,我们县的烈士陵园就是例证。
小城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1949年解放。但是(简述),当新的人民政府尚未完全立足,当地地主武装勾结山里土匪,趁解放军主力部队不在,发起了反动的武装叛乱,导致新政权撤离。小城是1950年第二次解放,牺牲的烈士便埋在这里,他们多数是从山东南下来的。
小城西南方的县界上有一17烈士纪念碑,在现在的省际公边上。这里是大山之间的山沟,那时荆棘丛生。资料显示,这17名解放军是一个小分队,到小城来进行土改工作。其行踪被地主土匪武装发现,在进到这条山沟后遭到伏击,全部牺牲在这里,便是这座纪念碑的来历。
这里,是小城以前通往安顺、黄果树瀑布、云南方向的交通要道,还是本县煤炭外运的主要交通枢纽。纪念碑显得格外的耀眼夺目,在这清明节到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缅怀英烈,感恩先烈带来的福泽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英雄烈士们,永垂不朽!
新的一天,早安!
202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