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蒙文化和麻坪精神一脉相承
文/云蒙山人
巍峨的云蒙山直插云端,蜿蜒的麻坪河奔流向前。巍巍云蒙,陶冶着麻坪人的品格;浩浩麻水,滋养着麻坪人的灵性。在编著《多彩云蒙》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云蒙文化的精神是什么?麻坪精神的精髓是什么?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结论。
我以为,云蒙山文化底蕴和麻坪镇人文精神应该是相互统一的,两者一定会有相通、相融、相同之处,这也是云蒙文化和麻坪精神一脉相承的根本。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研究,我个人认为云蒙文化和麻坪精神之所以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崇文尚读。
桃林逐鹿处,书堂得其名。云蒙山又称“书堂山”,因传说猎人在后山发现一石洞中书声琅琅,如歌似赋而得名。崇文尚读是云蒙文化的源泉,是“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淳朴民风在“读”这方面的具体体现。其要义有三:尊重知识是前提,尊重人才是关键,乐读好学是根本,尤其以“天地君亲师”的下户人香火最为典型。崇文赏读让云蒙文化和麻坪精神统一于文化自信带来的底气。
二、崇德敬祖。
沉香习武地,孝名天下传。云蒙山是神话人物沉香劈山救母之前的避难所和练武地,清溪谷至舍身崖一线的白龙潭、香炉山、试斧石、练武场、望月峰、仙桃园等自然遗存,有力地佐证了这些优美传说。大型秦腔神话剧《沉香》的公演是最好的证明。崇德敬祖是云蒙文化的关键,是“孝感天下,德耀中华”的时代风尚的具体体现。其要义有三:孝老敬亲是基础,求真向善是延伸,弃恶拒贪是拓展。崇德敬祖让云蒙文化和麻坪精神统一于传统自信带来的豪气。
三、崇天尊地。
修心怡情地,生态云蒙山。青山千年画,绿水万古琴。云蒙山良好的生态得益于人与自然长期的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崇天尊地”是云蒙文化的根本,是浓厚人文与优美景观的高度融合。“崇天尊地”的要义有三点:保护资源是立足点,爱护环境是出发点,维护生态是落脚点。尊天崇地让云蒙文化和麻坪精神统一于科学自信带来的壮气。
四、崇俭亲师。
东西南北中,嘉风一脉承。云蒙山区是下户人聚居区,不少于三分之二的人民为明清时代湖广一带的移民。他们将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优良传统,与尊师重教、亲师乐教的良好风气高度统一,形成了云蒙文化独有的特色。“崇俭亲师”的要义有三点:艰苦奋斗是孵化器,奋发图强是催化剂,尊师重教是教化力。崇简亲师让云蒙文化和麻坪精神统一于风俗自信带来的运气。
回到《多彩云蒙》。这部资料集是在政协洛南县主要领导亲自关怀、麻坪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我历时两年半时间编著的。全书立足云蒙山,辐射麻坪镇,努力集自然、历史、人文等要素于一身,全面介绍云蒙山和麻坪镇。全书分为“美丽云蒙、神奇云蒙、人文云蒙、沧桑云蒙、荣耀云蒙”五个主题。大力弘扬"孝文化"是这部文史资料集的核心。
云蒙山作为沉香去西岳华山劈山救母之前的习武、修道、试斧之地,部分遗存至今历历在目。所以,服务于云蒙山景区开发,以"孝感天下,德耀中华"为主题,整理沉香练武云蒙山系列故事,大力挖掘和弘扬新时代"孝"文化的新内涵,在不同层次赋予"孝"不同的标准与规范。
具体说来,个人品德方面,侧重于敬老孝亲;家庭美德方面,侧重于伦理和谐;职业道德方面,侧重于爱岗敬业;社会公德方面,侧重于热爱国家。这样,就将孝文化的"源"与"流"融会贯通,赋予这一儒家最高道德标准恒久的生命力。以“孝”为中心,孝感天下,德耀中华,衍生出“崇文尚读、崇德敬祖、崇天敬地、崇简亲师”的云蒙文化和麻坪精神精髓。
总之,“艰苦中求生存,生存中求发展,发展中求辉煌”,是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为核心的云蒙文化和麻坪精神的信念之根、理想之本、力量之源,是云蒙山和麻坪镇历史传承、人文积淀、生态渊源和风俗亮点的集中体现。
机遇令人鼓舞,蓝图催人奋进。新时代,麻坪镇人民作为云蒙文化暨麻坪精神的传承者,必将使“崇文尚读、崇德敬祖、崇天尊地、崇俭亲师”的优秀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同心共圆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创造属于麻坪人民的新辉煌。
“为什么我的眼中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为云蒙山和麻坪河的孩子,我愿意把所有的青春和力量献给家乡,希望她更加美丽、富裕、和谐、文明、富强。
2018年4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