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的赠美国礼
杨荣标
1971年7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亨利.基辛格,在巴基斯坦晚宴上以肚子痛需要就医休息为名,谢绝报界一切采访,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前来北京。为保密起见,美国总统事先给基辛格的中国之行起了个称之为“波罗”的代号。
基辛格抵达北京后,就马不停蹄地和周恩来总理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和尼克松总统访华的问题交換意见,经过前后17个小时的商谈,中美双方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基辛格返美不久,美国总统尼克松就在7月15日的美国电视台正式宣布:将在明年的适当时候赴北京进行正式访问。
10月30日,基辛格博士第二次来北京执行“波罗”行动。这次为时六天的行程是公开的,目的是为美国总统同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的议程作具体准备,并起草、商榷总统访问结束时发表公告的初稿。
在此期间的一天,周总理陪同基辛格共进晚歺。轻松愉快的歺饮中,基辛格举杯向周总理敬酒,端着酒杯兴奋地说:我上次从北京回国后,把您赠送给我的四听龙井茶,分了一半送给总统。总统打开一闻,清香扑鼻,泡茶喝后更是润喉清骨,沁入心脾,赞不绝口。为此,尼克松总统要我给您带亇信:希望来年访华结束时能带些茶叶回去,以赠送亲朋好友品尝。周总理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说:中国的茶饮有着悠久的历史。既然尼克松先生喜欢,那我们一定给予滿足。
中美双方就尼克松访华的议程敲定后,周总理就指示外交部抓紧筹划各项准备工作,其中的一项,就是如何准备尼克松返程时随送的国礼问题。周总理日理万机,但一直坚持“外交无小事"的原则,所以对送什么礼品也亲自加以过问,他要总理办室主任通知外交部和有关部门:送给美国的礼品,至少要有两项,一是送一对国宝熊猫,二是送1000公斤高档茶叶。
基辛格博士刚离开北京不久,国务院就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精神,把制备1000公斤高档茶叶的任务下到了浙江省革命委员会。
11月初,浙江省有关领导召集省供销系统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及业务骨干开会,传达周总理指示精神,专题研究1000公斤高档茶叶的制备事项。
当时,国民经济虽已开始有了新的转机,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各项物资都还相当匮乏。尤其是当年干旱严重,茶叶产量偏低,高档茶叶更少,而茶叶精品西湖龙井茶,由于地理所限,实际产量并没有多少,还要保证中央一级的重要会议和外宾接待用茶,所以根本无法解决大批量的西湖龙井茶的采购问题。
鉴于以上客观情况,主持会议的省领导要求到会人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如期完成国务院下达的重要专项任务。
于是,到会人员开动脑筋,纷纷献计献策,有人提出:1000公斤高档茶叶可分为两档准备:一是精品龙井由杭州市准备,二是高档茶叶可到安徽去调剂一批优质的黄山毛峰,双管齐下来如期完成光荣任务。会上,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说我们浙江是茶叶大省,到外省去调剂采购,既不符合国务院要求,也有损浙江形象,说明浙江除了龙井就没有高档茶叶,因此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
此时,时任浙江省茶叶公司业务科副科长唐力新(负责茶叶收购及名茶开发,是个茶叶行家里手,老家是金华兰溪人),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他说: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总理把国礼的重要任务交给我们浙江,我们一定要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好,来不得半虚假!如果我们到安徽去调剂采购,不但辜负了周总理的深切期望,还会对今后浙江的茶叶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何况我们浙江大山多,高山茶园不少,各地区都有不少好茶!若把各地的好茶优中选优,何愁完成不了任务?!
唐力新副科长喝了口水,接着说:我是兰溪人,自小对兰溪人文地理比较了解,兰溪境内山峦起伏,溪流纵横,不但景色秀丽,还有不少地方盛产上好茶叶,比如兰溪北部的下陈公社和西部的朱家公社一带,有不少高山茶园,海拔七八百米,云雾缭绕,日照稀朗,茶树健壮,发芽较早。当地生产的不少好茶,有的叫“白毛尖",有的称“云雾毛峰”。因此,建议省里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到乡村茶园给予具体的指导帮助,加强茶园管理,改进制茶工艺。我深信,只要我们功夫到家,一定能产制出高品质的好茶来,不但能和西湖龙井一起完成赠送尼克松访华的国礼任务,还能在今后代表浙江名茶作为国礼赠送外宾打响名茶品牌,一举而二得!
听了唐力新这一番话,主持会议的领导和参会的专家、骨干都觉得言之有理,一致同意采纳唐副科长的建议,当场拍板决定由省茶叶公司牵头,抽调部分种茶、制茶的专家、骨干,组成“云雾毛峰”(后改称“兰溪毛峰”)研制课题组,尽快深入现场做好帮助指导工作。
说干就干,1971年11月中旬,由浙江省茶叶公司副科长唐力新、金华茶厂负责人缪宝发、金华茶厂技术员黄玉英(后当了厂长)、浙江农大茶叶系毕业生叶翠姣和兰溪土特产公司评茶员胡山海、瞿玉明等组成了研制课题组,先后前往兰溪下陈公社的下陈、山门和朱家公社的蟠山、野猪坦等地实地调研,现场指导茶园管理。自此,兰溪茶叶将作为国礼馈赠美国总统的消息就慢慢传了开来。
1972年4月初,课题成员再次来到上述各个茶园,指导茶叶采摘,并进行现场试制。茶叶加工,严格按“黄山毛峰”标准执行。而茶叶采摘的标准,要求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初展,牙长于叶,牙叶成朵。为调动茶农采摘积极性,凡收购的茶叶达到标准要求的,除按收购价付款外,另给予一定粮食、化肥的奖励。
据了解,当时的茶叶加工工序口诀是:先经堆放,轻微萎凋,叶体稍黄,香味甘醇;投叶少量,高温杀青,勤炒快推,杀匀杀透;两手合拢,五指分直,轻搓轻揉,成条为度;焙笼佳碳,毛火足火,中间摊凉;二次干燥,凉后入箱,密封防潮。
这样生产出来的“云雾毛峰”,外型肥壮成条,银毫遍布全身,色泽黄绿透翠,叶底綠中呈黄,旗枪交错杯中,香气清高幽远,滋味甘醇鲜爽。(后来,金华茶厂又在此基础上,又加上1:1.5的茉莉花,经“五窨一提”制成了“茉莉毛峰”。泡上一杯,香气四溢,妙不可言)。
经过10多天的采摘、收购和加工,共生产出“云雾毛峰”100余公斤,由金华茶厂的工作人带走后作进一步的加工包装,尔后再送至浙江省茶叶公司。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带着庞大的访中团队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中美破冰之旅。2月26日,周总理陪同尼克松到访杭州,在楼外楼就歺除“西湖醋鱼”外,还用“龙井茶炒虾仁”款待尼克松一行,受到美国客人的啧啧称赞。
尼克松离开杭州时,立春刚过,元宵节还没到,茶树还没爆新芽,因此新的龙井茶还没采摘。于是,周总理赠送了一些1971年生产的特级西湖龙井礼品茶。总统国家安全副助理黑格将军还在解放路百货商店购买了一些听装的特级龙井茶。他们回囯后把龙井茶分赠亲朋好友,在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关于赠送美国的一对大熊猫,有这么一亇有趣的插曲:在尼克松离开中国的头一天晚上,举行了一场答谢宴会。中方在每位客人面前摆了一包“熊猫”牌香烟,香烟盒上憨态可掬大熊猫图像,引起了尼克松夫人帕特的关注和兴趣。她拿起烟盒连声称赞:“太精美了!我太喜欢了!"坐在旁边的周总理听后,不动声色地说:“总统夫人,既然你喜欢,那就送你一些呗。”帕特夫人一楞,不解地问道:“你说要送我什么?是熊猫香烟吗?”周总理微笑着说:“不是熊猫牌香烟,而是真正的大熊猫!”帕特夫一听,笑逐颜开,拍着手喊道:“那真是太好了!”
大熊猫要迈出国门,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鉴于动植物越门出境,需履行检疫、调理及对方有关设施的工程准备等诸多原因,故无法在尼克松一行返程时一道带去美国,而是在两亇月后的四月,“玲玲”和“欣欣”两只大熊被猫送到美国,安置在美国国家动物园。两只熊猫开馆展出后,全美掀起了一股持久的熊猫热。
后来据悉,中国赠送的包括兰溪“云雾毛峰”在内的1000公斤高档茶叶,是随着送熊猫的专机一同送往美国的。两只態猫和一吨茶叶,成了尼克松成功破冰之旅的两件大礼,也成了中美两国友好的特殊纪念。
兰溪“云雾毛峰”,为扩大销路,于1973年更名为“兰溪毛峰”。1979年,“兰溪毛峰”入编《中国名茶》一书的第22篇予以大幅介绍,先后于1986、1987、1988、1990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优茶,并于2002年荣获中国精品名茶金奖。
杨荣标编撰2025.04.02于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