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澜阁赋
夫齐鲁大地,素为钟灵毓秀之壤;民权胜地,实乃物华天宝之区。其西连杞国古汴,历史遗泽,悠悠千载,仿若岁月长河中潺潺流淌的记忆之波;南邻睢州北湖,波光潋滟,粼粼闪耀,恰似大地之上镶嵌的璀璨明珠;北通濮水之南,水脉灵动,潺潺湲湲,宛如生命的脉络滋养着这片土地。
于此宝地,物华天宝尽显。白云禅寺双塔,挺立于岁月风雨之中,饱经沧桑,如两位忠诚不渝的守望者,默默见证着尘世的兴衰变迁;人杰地灵毕呈,庄子于濮水之畔悠然垂钓,留下千古传颂的佳话,其道家思想深邃如渊,似熠熠生辉的星辰,照亮后人的思想征途。
登临高阁,缅怀往昔,岁月悠悠,不禁感慨万千。追慕往昔英雄们的丰功伟绩,感叹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与沧海桑田。遥想当年,齐桓公会盟于葵丘,开启和谐文化之源。他以礼义信为纽带,聚合诸侯,为华夏文明的和谐演进,奠定了坚实深厚的根基;孔夫子心怀天下大同的宏伟志向,周游古宋,欲以仁政德治,拯救乱世中的黎民百姓。尽管一路历经坎坷磨难,但其思想的光辉,却如穿越时空的璀璨光芒,泽被后世,绵延不绝。
明朝之《永乐大典》,集古今典籍之大成,尽显华夏文化之浩瀚无垠,如一座巍峨的文化丰碑;于谦秉持廉政清风,以忠诚正直之心,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高风亮节,如高山仰止,为后世所敬仰。《四库全书》傲然于世,凝聚无数文人的智慧结晶,育清官之风范,如于谦等秉持公正廉明,为百姓谋福祉,为社稷守安宁。
追忆往日的繁华盛景,虽大多已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然其记忆却深深镌刻在人们心中。观今朝之民权,万象焕新,生机蓬勃。讴歌县委爱民如子,始终以民为本,深入基层,为民众排忧解难,恰似春日暖阳,温暖人心;赞颂清风敬贤重才,广纳四方贤能之士,汇聚智慧,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仿若磁石吸引贤才归;称扬政府务实笃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见证城乡日新月异的巨大变迁。值此政通人和之际,始建安澜阁,以彰显盛世之繁荣,凝聚民心之团结。
余观民权之盛景,精华尽萃于安澜一湖。湖水青碧,如温润美玉,镶嵌于大地之上;风光秀丽,似天然画卷,舒展在世人眼前。湖畔群芳争艳,四季更迭,各展其美。春临大地,百花竞放,似天边绚丽的彩霞,绚烂夺目;夏至时分,荷叶田田,若绿衣蹁跹的仙子,翩翩起舞;秋意渐浓,金菊傲霜,犹淡雅高洁的君子,遗世独立;冬雪纷飞,腊梅映雪,像红颜婀娜的佳人,傲雪凌霜。美景更在晚照晨曦之时,晨曦初照,湖面波光粼粼,如碎金洒落;晚照余晖,天边红霞映照,似霓裳披挂。人游其间,仿若置身仙境,沉醉不知归路;鸟翔湖上,自由自在,鸣叫声声悦耳。芦苇随风荡漾,似绿色的海洋,波涛起伏;锦鳞水中游泳,若灵动的精灵,穿梭往来;荷丹浮于水面,宛如粉色的玉盘,点缀湖面,美妙绝伦,如诗如画,令人心醉神迷。
若于白昼登斯阁,豪情满怀,奔放于胸间。感怀旧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千年历史沉淀,古韵悠悠,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往昔的动人故事;感慨新城如百花齐放般的蓬勃发展,现代化建设步伐稳健有力,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宽阔通畅,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庄子文化馆,天圆地方的独特设计,匠心独运,似蝴蝶徘徊,寓意着庄子思想的灵动自由;高新产业区,百业兴旺发达,如强大的磁石吸引着各地俊才汇聚,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前有国道横贯东西,如生命的动脉输送着活力,畅达四方;后有高铁呼啸而过,似奔腾的巨龙,连接南北,承载着希望与梦想。更有东西立交桥,横跨南北,如绚丽的彩虹飞架,方便商客往来,促进商贸繁荣;犹有申甘防护林,绵延起伏,似绿色的彩带随风飘舞,守护着生态家园。广场文化,以“庄子”“民生”“逍遥”为主题,打造特色景观,传承历史文化之魂;湖光堤影,借“鲲鹏”“秋水”“龙泽”之景,融入人文元素,展现独特迷人魅力。
至若春和景明之时,湖面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仿若一面巨大的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与绿树。岸边紫花汀草,郁郁青青,花朵肆意绽放,香气扑鼻而来,绿草如茵,尽显勃勃生机。漫步湖边,春风拂面,恰似母亲温柔细腻的手,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若在秋高气爽之时登阁,夜景奇幻如梦。三曲桥上,霓虹灯璀璨夺目,秀比仙境,五彩斑斓的灯光映照在湖面上,如梦如幻,仿佛将人带入童话世界;跨湖工程雄伟壮丽,恰似雨后舞动的长虹,横跨两岸,为夜晚的湖面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继而皓月当空,静影沉璧,月亮倒映在湖水中,宛如一块洁白无瑕的玉璧,静谧而美好;夜色如昼,湖水在灯光与月光的交相辉映下,愈发璀璨靓丽;仰望星空,星汉灿烂,仿若从湖中升起,浩瀚宇宙与宁静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宏大而美妙的画面。
幸甚至哉,置身如此胜景,此乐何极!登斯阁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之感矣!心中豪情万丈,肆意驰骋,感天地之辽阔,叹自然之神奇,赞时代之发展。精诚所至,遂成七律一首:
安澜阁畔感怀
安澜耸峙入霄云,极目山川意万钧。
画栋晨晖添秀色,雕梁晚照焕清芬。
湖光醉客留连久,燕语依人眷恋殷。
民泰年丰同此愿,长如春日梦常欣。
作者 程兰峰,毕业于河南大学,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商丘市作协会员,业余爱好写作,诗歌,散文偶见网络媒体,报刊和《学习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