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祭》
一一作者:长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独坐窗前,望着檐前滴落的雨珠,恍若看见母亲与淑香的容颜,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记得母亲走的那年,秋风凛冽。她躺在病床上,枯瘦的手紧紧攥着我手,目光却始终望着窗台那株含苞待放的海棠。她说:"等花开了,我就好了。"可花未开,人已去。如今那株海棠年年盛开,却再无人倚窗相望。
七年前,淑香在与病魔顽强抗争十一年后,终于在南方的另一座城市离世。她走时,床头放着一夲《观音》,书页间夹着一片干枯的银杏叶。那是她入院时随手拾起的叶子。她说银杏叶像一把小扇子,能扇走所有忧愁。如今春寒料峭,银杏含苞,却再无人拾起。
雨丝渐密,打湿了案前的信笺,我执笔写下:"愿你们在彼岸,能看见这人间春色,能听见我轻声的思念。"窗外,一树梨花正悄然绽放,洁白如雪,恰似那年清明,母亲与她并肩而立的身影。
墓前青草又生,碑上痕迹依旧,我深知你们己化做细雨,化做这天地间最深情的温柔。清明时节,杜娟啼血,梨花带雨,皆是我思念的泪,人间烟火依旧, 只是少了你们的笑声。
我在这人世间踽踽独行,并不孤独,因为你们的爱早己融入我的骨血,成为我生命中最顽强,温暖的光。
懂你时,人届中年,念你时,你己走远,清明日,阴阳两隔,永生之念。
纸钱燃尽,余烟袅袅,愿这缕青烟能冲淡我隐隐做疼的思念。愿你们在天国安好。
2025年清明节于厦门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
作者:潘旭东
我不知道,清明为什么总在春天里如期而至,让人又是欢喜又是忧。
也许是老天对我们的眷顾吧。不让后人经历夏日里炎炎烈日的炙烤,不让后人感受瑟瑟秋风里的凄凉,不让我们经历寒风料峭里的极寒难耐。
清明,在这明媚的春天里到来,这是个让人容易流泪的时节。春风送暖,蓝天裹着白云,青草遍野,绿树满山,花儿肆意绽放,姹紫嫣红,满目美色。可是,我们逝去的亲人,却再也看不到这人间春色,享受不到这人间的暖阳,叫我们如何不感伤呢?
窗前的老桃树下,粉色的桃花开得正盛,只有树下的老石凳,却等不来坐在石凳上赏花的人了;小路边的清明草依旧开着淡黄的小花,却再也等不来那采清明草、做清明饼的人;热闹红火的生活里,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身影。
他们走了,只留给我们一年一度,在清明时节里的追忆,在欢喜的春天里的忧伤。
有诗人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还有诗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清明的时节,路上的人行色匆匆,他们穿过春的草地、春的花朵,穿过春的阳光、春的云影,为逝去的亲人培一把新土,插一枝春柳,洒一行清泪,寄一片哀思。此时,天堂与人间便不再遥远,仿佛,亲人又在我们眼前。
故人一去不复返,偏偏留情在人间,年年清明,今又清明。

清明
作者:陈铠 (黑龙江)
“清明”的门我不敢敲
怕打扰他们沉睡或思考
但我虔诚地感谢:这个节日
又能在那熟悉的故地重逢
叙叙旧
雨是老天特意安排好的
带上岁月往事,带上陈年的小烧
一身庄重走进情深深雨蒙蒙
只要我依然在
岁月多么坎坷崎岖泥泞
那条熟悉的路都要重新走一遍
文字,书信,音容,笑貌,影像
都在回忆的频道里细细品味
石碑,没有被风雨侵蚀
只是孤独地站着
目向远方像是思考着什么
我虔诚地90度弯腰
拜了三拜,匍匐在地磕了三个头
我不知道
这样算不算报答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在的时候
就没住进那青砖黛瓦
到了天堂,依然没人翻修
我不抱怨,只是恨自己
纸钱和着我的泪水一起快递天堂
像一封封家书镶上我的祝福和祝愿
当我转身时
这淅淅沥沥的小雨依然在下
像极了小时候
母亲对我一遍遍的嘱托叮咛

清明时节雨纷纷
作者:雅静
清
又是清明雨打窗
残红遍野雁声长
风摇柳动梨花恸
雾锁山空泪眼伤
明
清明时节冷雨飞
抬头不见雁来归
残檐旧瓦梨花落
满目凄凉四野悲
时
梨花时雨涤轻尘
恰似苍天泪满巾
三柱清香肃然敬
贤孙孝子祭宗亲
节
节至清明动客愁
云低雨暗柳摇头
残花满地思乡梓
断雁横空望远舟

手机里的清明
作者:祥云
又逢清明至
祭奠早入心
苍茫两隔
天地同悲
扫不去阴霾愁云
我用二维码 娓娓的
弯着腰 给石碑讲故事
山水画卷里的货郎君
正用碎银
称量春光的重量
桥断突然卡顿
见那个穿黑汉服的女孩
戴着白花 把风筝线
系在无人机的旋翼上
随她步入遥远的天际 不还
鲜花放在橱窗里
保持古往今来的鲜度
电子屏的柳枝
轻轻扫过
每个戴口罩的碑文
上河图在防火墙后
缓缓渲染着思念
所有踏青的脚步
都成为加载中的光标
锁在屏幕里



作者简介: 长春 ,现任北京运河情文化传媒中心执行常务主席。 国企退休,祖籍山东,居住鹤岗,四季闲游,偶习文字。
作者简介 : 潘旭东 ,鹤岗市图书馆优秀志愿者,文艺家协会会员,喜欢诵读爱好写作。是多家有声文学平台的主播。

作者简介 : 陈凯,实名,陈明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业余诗词爱好者。
作者简介
张家祥,笔名祥云,网名祥云笼罩。诗人、作家。曾是大型国企机关干部,职业经理人。工商硕士学历,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现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黑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网认证会员,中国登山协会户外指导员,黑龙江省登山协会裁判,鹤岗市户外登山协会名誉会长,鹤岗市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文化传媒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学院副秘书长,签约作家。曾创建[北彊杜鹃]【秦岛韵声】【运河之春】等“都市头条”有声文学平台并任总编,曾任鹤岗市艺术馆交响管乐团秘书长,市文联【春雨】副刊社社长、总编,创办了【中国北疆写作朗诵精英协会】并编辑发表有声文学作品千余件。多年笔耕不辍,代表作有诗集【墨海浪花】,散文集【忆语流年】(均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死亡防线】由春雨副刊专辑发表;近年来,撰写的【抗联故事新编30集】、【海南风情录30集】、【燕京漫步百景辑120篇】、【远山的呼唤100篇】、有声文学【夜幕下的死亡防线30回】等小说、散文、游记在各级网刊发表;歌曲【独轮车之歌】、【重阳夜话】等6首歌词被编入鹤岗百年优秀歌曲集第二辑。摄影作品【独轮车的风采】获得市摄影比赛一等奖;有多首诗歌在黑龙江省【书香龙江】平台发表;有三首抗疫歌曲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馆作为优秀歌曲在网络平台展示。经常在【北方文学】【春雨】【金鹤】[稻田文学]【朗读时间】等地方媒体、刊物及网站发表文学作品。喜欢文学创作和文学编辑,喜欢唱歌、户外徒步、登山运动及旅行。从不难为自己,谦和乐观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