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一画师”
文/ 常跃锋
家人们谁懂啊!今天必须和你们唠唠我的“一画师”。说起这事儿,还得先提提古代那个超有名的“一字之师”。
故事发生在宋·陶岳的《五代史补》里,齐己写《早梅》,那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本来也挺有画面感,结果郑谷大手一挥,把“数枝”改成“一枝”,好家伙!这意境直接就被拿捏住了,境界一下子就打开了。齐己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场就拜郑谷为师,“一字师”的传说也就这么流传下来了。万万没想到,我也碰上了我的“一画师”,这奇妙经历,你们就搬好小板凳,听我慢慢道来。
今年5月16号,洛阳市金土地书画院十周年庆典准备在市图书馆搞个大场面。为了让参展作品都能惊艳全场,3月26号,书画院请来了顾问团,给会员们的作品“挑挑刺”、“把把脉”。我呢,作为服务人员,在现场忙得像个小陀螺,一会儿端茶倒水,一会儿递纸拿笔。可能是我这忙碌的身影太“吸睛”,成功引起了柴新胜老师的注意。
柴新胜老师,那可是个“狠角色”!他字云夫,号溯源(远)楼主,1951年出生在河北邯郸永年县,现在定居河南洛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还当过洛阳市书画院院长。2006年完成的四卷本学术专著《洛阳与中国书法》,直接拿下中国书法艺术界的最高荣誉“兰亭奖”,这含金量,简直拉满!2021年,他整了个120米的焦墨国画长卷《复兴丝绸之路》,献礼建党100周年,从洛阳到喀什的丝路风貌,在他笔下那叫一个栩栩如生。2025年1月,他的作品还参加了洛阳市“翰墨丹青迎新春”书画展,一直活跃在艺术圈的“顶流”位置。柴老师作为金土地书画院的顾问,完全没有大艺术家的架子,特别接地气,书画院的会员们都开玩笑说他像当年的八路军,和大家相处得那叫一个融洽,打成一片。
在点评的时候,柴老师一眼就看出会员们绘画作品有点“弱鸡”,于是开启了疯狂鼓励模式,让大家大胆创作。正好有空档的时候,他冲我一招手:“跃锋,来,咱俩一起画一幅。我画啥,你就照着画啥。”我当时就懵圈了,虽然经常看别人画画,可自己从来没动过笔,心里慌得一批,哪敢轻易答应啊!但柴老师那眼神,坚定得就像磐石,我左看右看,也找不到能替我的“救兵”,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心里默默想着“脸皮厚,能扛揍”。
一开始,柴老师那叫一个耐心,笔怎么选、调色有啥窍门,每个小细节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最后还拍拍我的肩膀说:“大胆画,别怕!”于是,他画一笔,我就在旁边的纸上依葫芦画瓢,他换笔,我也赶紧换,就像个跟屁虫。他蘸墨,我也跟着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步骤。遇到关键地方,柴老师更是反复念叨,还让我瞪大了眼睛看他的动作,就差手把手教了。
画好不容易完成了,两幅画并排贴在展示墙上。柴老师瞅了一会儿,然后在我的画上这儿添一笔,那儿加一点。你们可别小瞧这随意的几笔,国画讲究的就是大胆落笔、小心收拾,这几笔就像给画打了“兴奋剂”,一下子就活灵活现起来了。我看着自己的作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效果,比我想象中好了一百倍,内心那叫一个狂喜,感觉自己瞬间从绘画小白变成了“小画家”。
这就是我的“一画师”的故事啦!柴新胜老师用他的耐心和专业,给我打开了绘画艺术的新世界大门。虽然只是一次简单的绘画指导,却让我铭记一生,他就是我心中绝对C位的“一画师”,在我的艺术小路上,狠狠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