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儿开
文/王亚贤
春来了!迎春花在冬雪的滋润下,在万物凋零的早春,羞答答的露出了花苞,趁万花休憩之际娇媚的展开笑颜,宣告着残冬将尽,春暖花开的盛景即将到来。
今年是暖冬,迎春花开的较早,第一次看见它是在大年初一的中午,我和老公吃过午饭,准备去城北豁豁山上看看正在修建的庙宇。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生活不断提高质量和档次,到处都能看见开发的生态风景园区。豁豁山植被好,地势高,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不必远行,信步走到山上,就能饱吸天然氧气,尽享无限风光。还没有走到山顶,就在半山腰的地畔上,看见了大片的迎春花,当时个别花儿才露出笑脸,大部分正含苞待放,我兴奋的折了一枝开得多一些的,拍照留念,算是新年的第一天就拥抱自然,拥抱美丽,拥抱春天了。
年初四和初六,与群友一起上仙鹅湖赏景,又看见了大片的迎春花开放在山上人家的场院涧棱上,多半都开花了,大家高兴的争先与之合影,集体照、个人照、背景是大片绿色细长的枝条,红色待放的花苞,以及盛开的鲜亮的黄花,有嗅花的、有吻花的、也有犹抱鲜花半遮面的,妩媚的动作、得瑟的姿态、竟让那些想抓住青春尾巴的美女赏玩到了极致。
年尽月满,上班的、上学的、做生意的都各就各位,忙碌中已忘记了春的颜色。晨练回来正准备去买菜,无意间碰见一个七十岁左右的大伯,手捧一大把盛开的迎春花!悠哉乐哉,从容归来。他怜惜的捧着,迎春花在他的手中更显高雅和端庄。 刹那间,我眼前一亮,不只是因为花香怡人,更不是因为花色艳丽,频频回头观望他的背影,直到那抹黄色消失在人流里,顿时心生感叹!若是一小女孩手捧鲜花,或是一少妇甚至是一中年女人手捧鲜花,倒也不足为奇,但恰恰却在一个大伯手中。那是他退休后有规律的晨练归来吗?那是他在从容的感悟生活吗?那是他在惜春怜春吗?那大把盛开的迎春花是他采回要送给老伴的礼物吗?
小时候,我常常会在早春那昏蒙蒙的背景里寻找那星星点点的绿色,时常会欣喜的发现,河堤岸边吐芽的迎春花,还不等完全开放,就会在家里的水瓶里早早插上,慢慢地看着它花开花落,一次又一次地换上新开放的鲜枝,直到前年去年,我都会如期折上一些迎春花插在瓶子里,放在办公室桌子上,叫做“办公室里的春天”,我始终让认为,那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春天的珍惜,是极富生活情趣的表现,它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它能鼓励自己面对生活的挑战和追求新的开始。女人爱花,也许是天性,可就在去年,老公来办公室找我有事,看见了瓶中的花,戏笑我,如此年龄了还插一瓶鲜花,在他看来是一件很幼稚的事。我当时,很不以为然,但还是收起了瓶中的花,扔掉了花瓶,淡淡的惋惜时光匆匆,转眼变成了中年妇女的悲哀。
大伯手中的那把盛开的迎春花,寓意着希望与新生,活力与生机,恰似一道亮丽的人生风景,他让我恍然悟出,时光易老春不老,年轮已逝心未老的道理。
是啊,春,可以在农舍里,也可在深山里,可以在城市里,也可在山沟里;可以在少女的发间里,在中年人的眼眸里,在老年人的情调里,在每个热爱生活坚韧不屈的人的心里...... 作者简介:王亚贤,陕西商洛人,《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秦川文化》签约作家。散文、小说、诗歌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在线》、《现代作家文学》、《作家地带》、《燕赵文学》、《秦川文化》等,只想在平凡生活中捕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把最真的感情用文字表达出来。作品散见纸媒与文学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