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春林
老刘,我的挚爱!你可否听得清我滴血的心音,你可否看得见我憔悴的面容,你可否记得住咱的小女曾经的定位:我——哈哈大将,你——唠叨大师。可因你的离世,我再也回不去从前的哈哈大将了。今天,就以你的风格唠叨唠叨我的七日之语吧。
当 日
这天是近阶段太阳最温暖的一天,你一早就让女儿为你洗漱更衣,你要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一天的到来。你是个爱美之人,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即便重病在身,也要干净利落。自四年前染病以来,你就谢绝友人的探访,我知道你是不想让病态影响你在他们心中那完美的形象。
上午,无论是翻身还是起坐,你都把身体紧紧地贴在我的身上,紧紧地,紧紧地,当病魔折磨出的豆大汗珠与我眼中滴落的豆大泪珠融为一体的时候,你紧握着我的手,用坚毅的目光凝视着我。你说我们都要学会坚强、学会面对。我知道你是在给我打气、给我鼓励,可面对你的病、你的痛,我又怎能释怀!
中午,小外孙赶来了,得知你早上没吃东西,亲手给你扒鸡蛋、削苹果,你偏心地吃了他喂的半个鸡蛋,半个苹果,让我们几个贴身陪护无地自容。然后,你们祖孙握手、击掌,一个表示要坚强抗魔,一个表示要好好学习。那是亲情的传递,心灵的呼唤啊。我满眼泪光地看着,脑海中回忆起十年前的情景:你听到老闺女怀孕的消息,二话没说,舍弃了课外班每日“不菲”的收入,舍弃了麻将场每娱不拔的快乐,一陪就是十年。你用十年的心血,孜孜以求、循循善诱,教孩子做人,教孩子感恩,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树起了丰碑,难怪孩子赏评你为永远的第一。你在学校是优秀的老师,在家是卓越的母亲,伟大的姥姥,我由衷地为你自豪!
下午,你经过短暂的休息,忍着剧痛,叹息到:“春林啊,这回我真的不能陪你了。” “怎么可能!说好了一起到老,你不能出尔反尔呀?”“你再找一个吧!” “怎么可能!这些年你已经把我的心塞得满满,哪还有多余空间哪!” “别一根筋了!” “相信科学,会有奇迹,我们还要走下去!”你给了我一个微笑,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然后就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你把生命定格在二零二五年一月十五日下午的两点一刻,也把痛苦的巨石压在了我的心头!我的眼在流泪,我的心在流血。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那种窒息、那种绝望。
虽然淋巴病毒入侵四年之久,这次又有新冠加盟、甲流肆虐,似乎已给我们强烈的暗示,但这一刻真的来临,我和孩子仍然是手足无措。天塌下来的各种悲情,孩子们的哭天喊地,弄得我呆滞、恍惚,恍惚、呆滞,继尔顿足捶胸,五赃俱焚。好在大女儿稍显镇静,请来了白事先生,为你擦拭身体,穿上衣服。看着你安祥的面容,我知道你的心意,是那样的满足。因为你曾对我说:“春林啊,我现在是痛苦与幸福并存。承受着病痛的同时,也在享受着女儿的孝,外孙的敬,还有你的爱,多么幸福,我值了。”
傍晚,你在亲人的陪护下,上了灵车,来到了口前殡仪馆。我们为你选择了单人厅。这里宽敞明亮,中间是玻璃罩的棺椁,四周布满了鲜花,头顶屏幕上有你的姓名及照片,两侧的挽联十分醒目,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我对孩子们说:你妈跟我过了一辈子的苦日子,走时尽量让她风光风光吧。孩子们苦笑着说:您对我妈已经倾其所有了。我说:是的,咱们爷仨都是竭尽全力了,也算是对你妈一生付出的回报吧!
刚回到住处,大外孙就从衣兜里掏出来事先准备好的救心丸等药,喂我服下。原来这些药始终在孩子的身上,他说是姥姥事先安排的。难怪这些天来,两个外孙与我寸步不离,尤其是今天更是架着我行走每一步。老刘啊,你让我说什么,让我说什么呀!
第 二 日
也许是托你的福,今天又一个冬日里的暖阳,可我的心却怎么也暖不了。大女儿强忍悲痛做了早饭,可此时的饭菜却成了催泪剂,不曾端碗泪满襟,一家人谁也没有吃下一口,便开始了今天的墓地敲定任务。到医院开死亡证明,主治医生领着签字盖章;到银行取款,达五万就要预约,我们既超标也没预约,银行还是给了绿灯;去陵园路上,因近年关,每日祭奠者络绎不绝,塞车严重,今天却一反常态,我们一路畅通。
江南陵园,可称万墓陵园。地势雄伟,视野开阔。咱们选的还是看过的地段,这你是知道的,息宁园六区。巧的是我们选的墓位二排十五号与你辞世的两点一刻完全吻合,都是二一五,我想这就是天意吧。记得那天你和我说:你走后不想回老家,说两个孩子要为你买墓地。其实之前孩子已经对我讲了你的心愿,都表示要为你花钱买墓地,我告诉她们,你妈的心愿咱们帮她达成,但这笔钱不能由你们出。当我告诉你,只要老头我一息尚存,就一定满足你的要求,所有费用我一人承担。你又问将来能否相陪,“怎能让你一人在此孤单!”听了我的话,你高兴得像个孩子,搂着我的脖子,亲着我的头。实在一点说,那时我的心里也是挣扎的,倒不是因为买墓的几万块钱,而是不能在父母的坟前敬孝了。可一想到你平日的付出,我又怎能拒绝。自咱们结婚以来,家族中的大小事,你都首当其冲,比我做的都好,家人们对你也心存感激,敬爱有加,因此我的举动得到了整个家族的支持,纷纷表示将替我尽孝。我想,这就是你平日里努力付出的结果吧。
第 三 日
今天,我和两个女儿回了趟舒兰,一来为你准备明天陪葬之物,二来整理一下你平日的生活用品。我们根据你的遗愿,将那些平时很少穿用或没有打开包装的,虽算不上华贵,但不失端庄、舒适的衣物整理打包。为此小女儿特意花掉一、二百元购买了五个宽大的旅行袋,我们又找来了志愿者团队,经他们之手,把这些衣物捐赠给那些需要之人,也算替你了却一桩心思。你平时就乐于助人,每逢哪有灾难总是挺身而出,也常说:谁还没有马高凳短、为难着窄的时候,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虽然我们处在万分悲痛之中,能够达行遗愿,心里还是很欣慰的。
第 四 日
今天是你下葬的日子。凌晨四点亲人们已达指定地点,起棺前往口前殡仪馆与你做最后的告别。当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两腿不从心愿,四十多年的夫妻呀,从此就要阴阳两隔了,叫我于心何忍,于心何忍哪!八点钟火化完毕,亲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送你前往陵园下葬安息。为了送你最后一程,远在太原、沈阳的亲人提前赶来了,远在天合、缸窑的亲人连夜赶来了,吉林市内江南江北的老少亲人起早赶来了,三四十个花圈及其它祭品整整装了一大车,吊唁的车队排起了长龙,一切井然有序,浓浓的亲情尽在其中。
墓穴里你的棺椁旁,我将来的位置,是一瓶福酒,既是占位,也是陪伴。说到酒还真得告诉你一声,在你离世到下葬的四天里,我还真喝了两口,就两口,这倒不是对你的离世不悲不伤,而是一种礼貌与暗示。大冬天的、大老远的老亲老友来了,相陪是礼节,同时我也想告诉亲友,我的天虽然塌了,但我还没有被压垮,这也是你这么多年一直想从我身上看到的。有些人也许不解我之所为,他们哪里懂得我的悲与伤,哪里知道我的苦与痛。这两口酒,也算是为你悲歌,为你壮行吧!
第 五 日
这一日对你我来说,都是不寻常的日子。自你我结婚以来,每年的这一天,你都要或下厨、或组局、或欢饮,因为你的精心布局、细致安排,让我享受到人世间浓郁的亲情,美好的爱情,这一天是我的生日。今天的我心情怎样就不言而喻了。记得几天前你在病床上,还向两个女儿布置我的寿诞之事,那时你还信心满满地要和孩子们一起为我过生日,今天,你竟然缺席了,这还不算,你还把我的心也带走了,你让我如何是好哇!
早饭后两个女儿说有事就出去了,我也没多想,因为这几天要办的事情特多。临近中午,女儿拎着大包小包回来了,全是我的衣物,而且还挺高档。我当时就生气了,什么时候,什么境况,花这些钱干什么!两个女儿无奈地说,没办法呀,妈妈生前嘱咐的,我无言以对了。只能打了一个大大的“咳”!
中午,我们去了饭店,五弟春宝自太原为你奔丧,也有心地留下来陪我过这个特殊的生日。十六岁的大外孙统管全局,所有菜品皆是我的口味,他说是姥姥生前告诉他的。你说,我的心怎么能平静。小外孙拉着我的手说:“老爷,我姥姥不是走了嘛,你不用担心,我们会照顾好你的。”我当时泪奔,一个十岁的孩子呀,说话这么走心。看到我泪流满面,他一边为我擦泪,一边劝道:“老爷,人死不能复生,别再伤心了,和我们一起过好未来的生活吧!我姥看了也会高兴的。”老刘啊!你说,我能不老泪纵横吗?两个外孙这般懂事,也不枉你平日里的悉心教导啊!
第 六 日
你逝去六天了,对于我来说每分每秒都是煎熬。早饭后两个女儿出去处理你葬后的事宜,我实在憋闷,就与五弟绕吉林一高漫步缅怀。因为咱们的大外孙在此就读。这里有你的希望,这里有你的骄傲。就是因为有你的鼓励嘉奖,使得孩子能自信满满地从不是名校、不是重点的小学、初中脱颖而出,步入这神圣的殿堂。你曾经的付出,现在得到了回报,我想,你在天堂也一定会欣喜的吧。
午饭过后,孩子们围坐在我的周围,拿着清单向我报告近两次你住院的支出情况,同时告诉我,国家给你发的丧葬费和农田地的承包款雷打不动,留给我养老治病,不足部分由孩子们补齐。她们含着泪告诉我,妈妈说她活着没能好好地照顾你,这算是对你的爱的一种补偿吧。孩子们报告着、转述着,我的心血在流着、眼泪在淌着。
第 七 日
按照习俗,今天是你的头七祭日。我们祖孙三代早早地驾车来到你的墓前,为你烧香、为你献花、为你扫墓、为你擦碑,孩子们是那样的虔诚,是那样的一丝不苟,蘸着酒精的抹布,墓边寒冷的积雪,把手冻红了,冻木了,谁也不退缩;悲伤的泪水涌出了眼眶,凝结成冰珠,谁也不吭声,就这么默默地干着,默默地忍着,直到清理完毕,几个人再也忍不住了,放声大哭起来,我是由两个外孙架出墓地扶上车的。现在想来,那种悲与苦岂是一次泪雨能冲刷掉的。
回顾四年多的抗病之旅,两个女儿竭尽了全力,尽到了孝心。你活着的时候说:满足了。今天我也替你说一句,真的满足了。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杨春林,退休高级教师。吉林省舒兰市作家协会会员,细鳞河诗词协会副会长,雪柳诗社会员。其散文、诗歌发表于《江城日报》《细鳞文学》《三角洲》及多家网络平台。作品《三梁賦》获“三道梁杯”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魅力舒兰》获“新元杯”“创全国文明城市,建美丽幸福舒兰”教育系统文学大奖赛一等奖,《肃州賦》获全国賦赛优秀奖,其作品刊发于《中华辞賦》二0二二第九期。
本文作者:杨春林
编辑制作:梁伟华
编后话:
本刊面对社会刊发各种文学体裁的优秀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小说、散文、诗歌、楹联、曲艺、戏曲台词,以及学生原创作品。我们将以高度热情严谨的态度为读者负责,拒绝AI写作,拒绝抄袭,拒绝口水文。
相信文字有穿透时空的力量,可以触动每一个人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携手经营一个清澈的文学平台,加入我们的队伍,你终将感谢自己的努力。
投稿邮箱:l6161731@163.com
读者来信:2536185518@qq.com
编辑制作:梁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