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增广贤文》聆听古今的智慧箴言
文′赵奇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增广贤文》恰似一颗璀璨明珠,历经岁月磨砺,愈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一经典蒙学读物,以其凝练且深邃的语句,如同一幅宏大的人生画卷,徐徐铺展世间万象与人生哲理,引领着我们踏上探寻智慧的旅程。
交友之道,是《增广贤文》浓墨重彩的一笔。“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短短几字,道破交友真谛。当今社会,社交网络纵横交错,看似结识之人众多,可真正能在困境中携手、灵魂深处共鸣的挚友却寥寥无几。这启示我们,交友贵精不贵多,要在茫茫人海中,以心为尺,寻觅那些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伙伴。
而在待人接物上,“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宛如一盏明灯。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时,与其急于指责他人,不如先躬身自省;面对他人的过错,多一份宽容与理解。这种设身处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无疑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不二法门。
命运与努力的关系,在《增广贤文》里有着独特诠释。“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并非让人消极遁世,而是传递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人生充满未知,有些事情难以掌控,过度执着往往徒增烦恼。
然而,这绝不意味着放弃奋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清晰阐明努力的价值。命运虽有其神秘莫测之处,但努力是我们手中的画笔,可以描绘出多彩人生。我们要在顺应命运的同时,凭借不懈努力,让生命绽放光彩。
《增广贤文》蕴含着深厚的道德劝诫与价值引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质朴的因果观贯穿始终。生活中,善良之举或许不会立刻得到回报,恶行也许暂时逍遥,但从长远看,善良终将带来温暖与美好,恶行必将自食恶果。这种观念不仅是道德约束,更是对美好世界的坚定信念。
诚信,也是书中着重强调的价值。“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为人之本,是社会信任的基石。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都应坚守诚信,让言行如一、一诺千金成为人生准则。
这部经典对社会现实有着入木三分的刻画。“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残酷地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功利现象。人们常常对富贵者趋炎附势,对贫困者冷漠疏离。这让我们清醒认识到,真挚的情感不应被物质左右。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提醒我们人心难测。人际交往中,不能仅凭表象判断他人,需长期观察、深入了解,方能看清内心。这是对我们的善意提醒,让我们在复杂社会中保持警惕,保护自己。
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增广贤文》同样给予智慧指引。“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形象地表达了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生活里,我们常遇知识匮乏的窘迫,事到临头才知实践的不易。这激励我们要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勇于实践,在学习与实践的循环中不断提升自我。
《增广贤文》虽成书于过去,但其中的智慧跨越时空,在当代依旧熠熠生辉。它宛如一位智慧长者,轻声诉说着人生的道理,引导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内心的善良与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者简介,赵奇,原名鲁敬贤湖北通山楠林桥镇人。热爱文学,曾在纸刊嶶刊发表过原创文章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