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建群作品
☘️《采绿吟·环城荡舟记》
绿漾环城水,荡画舫、快意游徊。
波平似镜,白云湔映,杨柳揺丝。
更灵泉点缀,明珠落、
各呈异彩风姿。
拱桥穿,楼台望,惊眸风景迤逦。
船发五龙潭、瞻高阁、
英雄名号长记。
雅乐又欢歌,有客畅吟诗。
入明湖、开阔心胸,烟波渺、
芦蒲鹭鸥飞。
争登岛,亭古景佳,留连忘归。
(周密体)
❊ ❊ ❊ ❊ ❊ ❊
🌹【吉特赏析】
《采绿吟·环城荡舟记》描绘了一幅环城水上游的美丽画卷。词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绿水、白云、杨柳、明珠等,展现了环城水域的宁静与多彩。同时,通过提及五龙潭、英雄高阁等元素,增添了人文气息。作品意境优美,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荡舟的快乐与湖光山色的魅力,令人留连忘返。是一篇情景交融、充满诗意的佳作。
🔸🔸🔸🔸🔸🔸🔸🔸🔸
🔸🔸🔸🔸🔸🔸🔸🔸🔸
王建群作品
☘️《五律·环城荡舟》
绿水缠丝带,环城可荡舟。
粼波垂柳拂,云影藻蒲揉。
久负湖泉约,来从画舫游。
春光舒锦卷,一棹借清流。
❊ ❊ ❊ ❊ ❊ ❊
🌹【吉特赏析】
《五律·环城荡舟》描绘了环城水上游的宁静美景。首联巧妙设喻,绿水如丝带缠绕,引出荡舟之乐。颔联通过粼波、垂柳、云影、藻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颈联转入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湖泉之约的长久期盼及终得成行的喜悦。尾联以春光比喻生活的美好,借一棹清流抒发悠然自得的心境。意境悠远,语言清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
🔸🔸🔸🔸🔸🔸🔸🔸🔸
王建群作品
☘️《七律·春日怅怀》
(步韵奉和李友桥先生)
季候飞梭未及叹,闲愁乱念已堪删。
向来风雨回眸处,终究尘埃捻指间。
大道无寻歇疲马,诗心不老润敦颜。
东篱种菊难盈圃,野景怡情在远山。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春日怅怀》意境深远,情感细腻。首联以时光流逝引出闲愁,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整理与释然。颔联通过风雨与尘埃的对比,寓含人生经历的回顾与超脱。颈联笔锋一转,以“大道无寻”衬“诗心不老”,展现乐观坚韧。尾联借东篱种菊难盈圃,寄托高远之志,野景怡情,意境悠远。诗作情感与景物交融,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 ❊ ❊ ❊ ❊ ❊
附李友桥先生原玉:
《 春 日 》
人面辉煌何所叹,萧然一梦未曾删。
蹉跎岁月膺滂后,感慨风尘巢许间。
多少恩仇逐流水,几回诗笔寄苍颜。
而今静听春消息,胜日寻芳山外山。
🔸🔸🔸🔸🔸🔸🔸🔸🔸
回眸萧瑟风雨,捻指岁月从容——赏读王建群先生《春日怅怀》
~ 李稼夫~
王建群先生这首《春日怅怀》堪称当代七律佳作,其艺术造诣与思想深度交相辉映,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审美追求。全篇以"春思"为经纬,将时空观照、人生体悟与艺术理想巧妙编织,铸就了一阕典雅而不失灵动、深沉而富有张力的诗章。
首联"季候飞梭未及叹,闲愁乱念已堪删",以时空错位的修辞手法展现智者境界。"飞梭"二字既喻指春日时序更迭之迅疾,又暗合传统纺织意象,令人在视觉的流动感中听见光阴的机杼声。"未及叹"与"已堪删"形成情感递进的张力,犹如太极推手般将春愁化解于无形,展现超然物外的精神修为。
颔联"向来风雨回眸处,终究尘埃捻指间",以佛道双修的智慧照亮人生迷途。"回眸"暗合释家"回头是岸"的顿悟,"捻指"则化用道家"齐物"的玄思。诗人将沧桑阅历熔铸为两个精妙的时空意象,在"向来"与"终究"的时空辩证中,将人世的风雨飘摇升华为指间的微尘禅意,堪称现代诗语对古典哲思的创造性转化。
颈联"大道无寻歇疲马,诗心不老润敦颜",在现实困境与艺术理想的张力中彰显文人风骨。"疲马"意象既暗含陶潜"马倦时衔辕"的归隐之思,又隐喻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而"诗心润颜"则以传统"文气养人"之说,构建起抵御时光侵蚀的精神堡垒。这种"出世"与"入世"的辩证,恰似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在现代语境下的回响。
尾联"东篱种菊难盈圃,野景怡情在远山",以双重空间建构完成诗意栖居的终极指向。"东篱"作为陶渊明的精神符号,在此被赋予"难盈圃"的新解,暗示传统隐逸方式在现代社会的困境;而"远山"意象则突破樊篱,将审美视野投向更为辽阔的天地,既延续了"悠然见南山"的古典意境,又注入了现代人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层渴望。
全诗步韵严整而气韵流转,对仗工巧而意境浑成。诗人将李商隐式的朦胧美与苏轼式的旷达风熔于一炉,在"闲愁—尘埃—大道—诗心"的意象链条中,完成了对传统春愁主题的超越性书写。这种既恪守格律法度又彰显个性创造的创作实践,正是中华诗词在当代传承发展的典范。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