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儒亦贾的赵庆君老师
叶龙虎(浙江余姚)

获悉《书情话谊》再版征稿,不由得我也蠢蠢欲动,对于济南文墨文化传媒公司的赵庆君老师,我也总想说点什么。
与文字结缘,我也是近十几年的事,很多朋友知道,我原来是与数字打交道的。我的第一本结集出版的短文集《故土乡情》,由宁波出版社出版,因为很受读者的欢迎,前后出了两版,印了8000册。这也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在出书的过程中,从文字的校对乃至插图的选择等,都要与编辑沟通,《故土乡情》的责任编辑曹亮因此成了我的朋友。曹亮曾三次来余姚找我,我也给他介绍了好几个文友出书。可是,当我自己要出《家乡的小河》的时候,曹亮却调离了出版社。说实话,一本新书的满意与否,作者与编辑能否顺利互动是一个关键。因此,找到一个容易沟通且认真负责的编辑很要紧。我要出新书,自然很想再找到像曹亮一样的好编辑。
记得那是2012年的农历年底,一位宁波工作的文友给我寄来一本他新出版的散文集,装帧设计很精美,是丛书,主编是赵庆君。我马上向他索取了赵主编的电话。我特别相信第一感觉,通过与赵庆君的通话,我就认定这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热心人。对我的询问,赵老师都不厌其烦地很认真地解答了。他的报价很透明(不像一般出版商很模糊),在确定纸的质量以后,按照印张计算。我一算,价格比一般的出版商低很多,出于对成本的考虑,我当即确定“就找他了”,还彼此还加了QQ,发了书稿。很快,他帮我出版了《家乡的小河》,是大众文艺出版社的《文心墨语》丛书,见丛书还有空缺,我又介绍了一位正准备出书的文友也加入到这套丛书。时间虽然悄无声息,却完全可以验证一个人的人品,只要诚实守信,是经得起时间和距离的考验的。从此,我们时不时会有QQ或微信的交流,更加深了我对赵庆君的了解。
算起来,与赵老师的交往也有八年了,但我至今还没有与他谋面,我介绍的一位文友都去济南看过他了,我却没有。没能谋面,一方面确实也没有机会,从另一角度说是完全相信他。见字如见人,赵老师从网络发过来的文字,足以相信他是不仅仅是一个商人。这以后,只要有本地的文友需要出书,我都会竭力推荐。有些作者年事已高,且不会网络沟通,我就代为发稿,代为沟通,甚至陪他到银行汇款。几年间,除了我的《家乡的小河》相继出了第二版、第三版,先后有胡仲光的《岁月拾遗》、朱余根的《岁月往事》、苏国久的《银杏树下》、黄承璋的《草根琐语》、韩长茂的《江南雨》《履痕心迹》《秘图遗梦》《血色天云》、朱美璇的《我的一生》,还有我的《湖塘旧影》等,算起来也有十来本书了。这些书,我和我的文友们都很满意,朱余根老师甚至几年如一日,每年要请我喝酒,以表示我给他介绍赵庆君老师的感谢,直到他去年不幸去世。“要出书找庆君”,远在济南的赵庆君,俨然成了很多想出书的作者都愿意交的朋友。
赵老师的工作有点忙,夜已经很深了,他还亮着QQ,给他留言,他立马就有回音。其实,赵老师想不忙也难。他是一个有造诣的诗人,已经出过好几本诗集了,还主编了一本诗刊。他不但要创作,还要编辑,还代理着全国多家出版社的出版事务,并亲自担任丛书的主编,甘为他人作嫁衣裳。
贾而好儒、亦儒亦贾。赵老师首先将自己定位是文化人,其次才是商人,这是诚而有信的基础,是一个文化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秘诀。但凡是商人,利益的考量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为了培育诗界新人,他还创办了一本很有份量的诗刊——《诗意人生》,一年四期,免费寄送读者。这是赵庆君的济南文墨文化传媒公司的赔本买卖,但他乐此不疲。我每一次收到《诗意人生》,总会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很激动,也很钦佩。
我很庆幸在曹亮之后又遇到了赵庆君。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